處死之後,一直跟隨他的謀士荀諶有了別的想法,特別是出使幷州與呂布結盟之後,見到了呂布的氣魄,發覺呂布才是適合自己的明主,於是萌生了離開袁紹的想法。
袁紹依舊和往常一樣,召集文武商議如何擊敗黑山軍,眾人都一言不發,他們心裡知道,除了鞠義,沒有人是黑山軍的對手。
袁紹怒了,“我養著你們是要你們為我出謀劃策,征戰沙場的,不是要你們在這裡一言不發的,難道又要讓我親征?”
荀諶心裡拿定了主意,於是開口說道,“主公,我軍在半年內與公孫瓚打了幾次大戰,損耗巨大,現在無力出兵剿匪,只能藉助外力。”
“什麼外力?你且說來。”袁紹問。
荀諶接著說,“主公可還記得,半年之前與呂布結盟之事?”
袁紹臉色有些變化,“呂布這廝欺人太甚!約定一起出兵,他拿下了涿郡以後就按兵不動,公孫瓚的主力全部是我冀州軍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他跳出來,搶走了勝利果實。我和他勢不兩立。”
荀諶見袁紹沒有與呂布結盟的想法,也就不說話了。
許攸思索了半天,吐出幾句話,“呂布剛剛消滅公孫瓚,立足未穩,我們可以從上谷、榆陽調三萬大軍回來,攻打黑山軍,至於二郡之地,只需要派二公子與將軍蔣奇率軍一萬駐守即可。”
袁紹此時也只能接受這個拆東牆補西牆的建議了,他下令調回顏良、文丑和三萬軍隊,另外派袁熙和蔣奇前往二郡,各領五千士兵駐守。
荀諶寫了一封密信,讓心腹將這個訊息報告給呂布,並表達自己願意投誠之心。
呂布與徐庶商議了一番,很快做出了判斷,對於荀諶的投誠表示歡迎,對於駐守上谷郡的蔣奇,要爭取讓他歸順,對於駐守榆陽郡的袁熙則要活捉,用作將來和袁紹談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