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數名大將,這才以騎都尉崔琰統精兵一萬,屯駐清河國,與張合遙遙相望。
清河崔氏可了不得,後來於北魏孝文帝時入“盧崔鄭王”四姓高門 ,唐代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二人,與博陵崔氏、范陽盧氏並稱為“崔盧”。
卻說袁紹傳來許攸與崔琰,問二人對策,許攸道:“操起三十萬大軍而來,然實際以河南兵力,並不足數。主公如今仍有三州之地,帶甲三十萬,操不足懼也。據許都訊息,去歲操以工坊獲糧二百萬斛,定與主公消耗。主公經一年休養,只需小心應對,亦可與其周旋。”
許攸方略,意思就是跟曹操打拉鋸戰。
但袁紹本就懷疑許攸,這時又沒聽他說個所以然,頓時不悅,心道:一堆廢話,說了等於沒說。
看向崔琰時,只見崔琰道:
“子遠所言不無道理,然僅是消耗,恐難以為繼。操錢糧充足,興修水庫,治理河道,每過一日,其勢更大,不出三五載,恐其錢糧足夠養足三十萬大軍,那時便以全河北之力,亦難與其抗衡。
我聞那王垕滅匈奴時,殘殺鮮卑等胡族部落,又下獵奴令,死於獵奴令之鮮卑人,已達上萬之數。主公可遣使往鮮卑與烏桓,陳說利害,請其兵分兩路,一路南下代郡,共擊曹操。另一路則可自光?城南下,自塞外襲擊張繡後路五原郡。據聞鎮守五原郡者,為張繡子張泉,此子年不過二十一,所歷戰事不多,只因其與王垕有些交情,方能竊據破虜將軍位。若破五原,張繡必回救,則太原之危自解。”
崔琰之言,讓袁紹為之一振,當下一拍案几道:“便依季珪之言,命人北上聯絡烏桓、鮮卑。”
許攸其實早想到此策,但袁紹根本不想聽到說完,他也極其無奈。
崔琰道:“主公可去信代郡,代郡太守王澤,鎮守邊塞,長期與胡族交往,可擔此重任。”
“王澤王季道!你不言說,我倒是忘了。太原王氏去年還送來兩千匹戰馬,便是此人兄長王柔所獻,我已拜其兄長為安東將軍。好,便依你之言,立刻命人快馬將書信送往代郡。”
太原王氏有兩支,本為同宗,兩支皆赫赫有名。
特別是這王澤之子王昶,袁紹敗亡後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學。曹丕即位後,拜散騎侍郎,遷兗州刺史,又歷曹叡、曹芳二帝,遷徐州刺史,拜徵南將軍。
最後司馬懿掌權,深得器重,奏請伐吳,在江陵取大勝,升任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爵京陵侯。正元二年,引兵抵拒毋丘儉有功,遷驃騎將軍,後遷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