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龍泉街道屬王店鎮,是縣治鎮之始。
明洪武六年(1373年),撤靈泉縣,屬龍泉鎮巡檢司署。
清時,在龍泉鎮設驛站,故龍泉鎮又名龍泉驛。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設龍泉鎮公所(鄉級)。
1950年,設簡陽縣龍泉鎮。
1959年10月,簡陽縣龍泉驛區劃歸龍泉驛區,龍泉鎮成為區治鎮。
改革開放後,龍泉街道迎來了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期,龍泉驛區加強場鎮建設,對原來的城市和小集鎮進行改造和建設。很多農民和城鎮待業人員加入創業大軍,從事工商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這期間完成了部分道路的鋪設、排水道建設,解決了一些鄉鎮的飲用水問題,還建立了環衛機構等,改善了居住條件,也進行了村莊規劃佈局。
20世紀90年代前後,進一步實施舊城改造,對危舊房屋拆遷,加寬和硬化狹窄街道,修建商場、廣場等,先後建成多條街道。同時治理改造驛馬河,改擴建驛馬橋,新建濱河橋等。透過這些舉措,城市面貌得到改善,現代化城市雛形基本形成。
1996年10月,區政府繼續推進龍泉鎮舊城改造,並出臺相關政策。吸引社會投入,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建成了多個重點專案,如皇城堰商城、興隆步行街等,新增了綠地面積,城市人口也有所增加。
進入21世紀,特別是2012年以後,龍泉驛區開展了一系列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包括實施老舊院落改造、“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動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2017年,推進社群發展治理“五大行動”,進行棚戶區、老舊院落和城中村改造,整治背街小巷,建設“小遊園、微綠地”,打造特色街區等,提升了社群治理水平。
近年來,龍泉街道持續發展。其地處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腹心地帶,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以及政策支援等,逐漸發展成為龍泉驛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龍泉街道,經濟繁榮,有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商業中心;交通網路發達;教育資源豐富;同時注重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擁有多處古蹟、文化景點,舉辦各類文化活動。
在其發展過程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實現了從傳統鄉鎮到現代化城區的轉變。
龍泉驛區龍泉街道,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成都這片富饒的土地上。
龍泉街道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山巒起伏,鬱鬱蔥蔥,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寧靜與神秘。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宛如靈動的絲帶,穿過田野和村莊。四季的更迭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春天的繁花似錦,夏天的綠樹成蔭,秋天的金風送爽,冬天的銀裝素裹,每一季都繪就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經濟發展方面,龍泉街道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創新精神。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內,機器轟鳴,生產線上的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眾多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商業也日益繁榮,大型購物中心、超市、特色商業街一應俱全,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教育資源在這裡也十分豐富。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再到高等院校的分支機構,優質的教育體系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人才。
交通的便捷更是龍泉街道的一大優勢。縱橫交錯的公路、鐵路網路,讓人們出行暢通無阻。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使居民能夠輕鬆抵達城市的各個角落。
文化底蘊深厚是龍泉街道的又一特色。古老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