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朝會後來,康熙召集滿漢文武大臣和所有成年皇子,在乾清宮裡開小朝會商議要事。
令眾人於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說要在諸阿哥中選擇皇儲,一定聽從大家推舉的建議。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眾臣推選合適的太子人選。
很多大臣和皇子第一時間都保持了沉默。
明哲保身的道理人人都懂,他們都不想當那個出頭鳥。
只是,他們不想,有的人卻迫不及待跳出來。
自古以來立嫡立長。
直郡王以為,太子身為嫡子被廢之後,按照規矩,下一個理所當然就輪到他,所以格外的積極的活動。
他不知道,除了個性不適合之外,他最大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背後站著的納蘭氏一族,是能與太子母族赫舍里氏分庭抗禮的存在。
太子倒下了,赫舍里氏遭遇重創,納蘭氏必然一家獨大,這不是康熙想看到的局面。
在胤禛躲在莊子上養傷的時候,其他成年皇子中,大皇子積極活動,拉攏朝臣,上跳下竄,視儲君位置是囊中之物。
其他皇子也有不同程度的動作。
康熙將一切都看在眼裡。
但在他心中,胤褆始終是太子胤礽的磨刀石,刀已經沒了,磨刀石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何況胤褆衝動莽撞的性子也不適合作為儲君人選。
康熙雖然對太子失望,但到底是寵愛幾十年的孩子,他做不到讓胤礽去死,只是把他圈禁起來,讓他好好反省。
胤褆卻等不及,奏請誅殺太子。
這一行為讓康熙覺得直郡王不友愛弟弟,骨子裡冷血無情,對親弟弟如此,可想而知將來對他這個君父會如何。
康熙尋了由頭將胤褆圈禁在府裡,還奪了他的郡王爵位。
自此,諸皇子中在朝堂上最大的兩股勢力先後失了領頭人,日益衰減
舒瑤猜測,康熙是忌憚直郡王勢大才將他打壓下去。
沒有了太子牽制,直郡王就是對帝位威脅最大的一個,特別是太子被廢之後,直郡王對儲位的覬覦不加掩飾,康熙已年老體衰,直郡王春秋鼎盛,康熙心中不會沒有想法。
直郡王倒下後,隱藏在他身後的八貝勒,慢慢顯露出來,展示出他的野心。
八貝勒很聰明,沒有像直郡王那樣親自下場自薦,而是指使屬臣散播道士相面的流言,聯合朝中大臣推波助瀾。
屬意八貝勒的大臣中,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等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在康熙面前保舉八貝勒為太子,這讓康熙大感意外。
往日不知,這個素來低調賢名在外的兒子,背後竟有這麼多朝中重臣看好,比起支援直郡王的大臣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這個皇阿瑪以前竟絲毫沒有察覺,胤禩心機之深,勢力之大,康熙想來背後一寒。
胤禩私下拉攏了這麼多的受重用的滿漢文武大臣,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帝王的權威,容不得底下的人糊弄他,即便是兒子也不行,康熙對於八貝勒躲在直郡王身後暗中為自己培養勢力的做法十分看不上眼。
一向淡泊名利廣結善緣的胤禩實際上野心最大心機最深,能瞞過他這個帝王和諸位皇子,讓康熙心中反感。
派人將八貝勒查了個底朝天,康熙召來胤禩,將調查結果甩在他身上。
胤禩知道皇阿瑪對他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辨無可辯,心灰意冷接受了被奪爵幽禁的命運。
直郡王與八貝勒爭儲失敗。
其他有意的皇子迎難而上,更加積極的活動。
康熙見諸皇子為了爭儲矛盾激化,頭疼不已。
為了緩和局勢,維護朝中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