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人口至少數千人,田畝數萬,保證了關中和中原經濟平穩允許。
不錯。
對比一開始的,只有長安這一個地盤。
現在的元子明,至少已經恢復了對關中地區的部分控制力,中原地區的較強控制力,以及收復了部分河北領土。
從某種程度上講,也算是開疆拓土了。
當然,地盤大了,養活的人也就多了,他有些兜不住了。
戶部尚書元朗,三天兩頭跑自己這要錢,內帑(皇帝內庫)的銀子已經被他嚯嚯完了。
“有關那個南梁太子蕭逸,錦衣衛那邊有什麼其他情報嗎?”
元子明盤膝而坐,丟給盧彬一把小食,示意對方邊吃邊說。
盧彬自回長安後,又多了一個武恭侯的爵位,別提工作積極性有多大了。
現在叫他跪下叫元子明爹,心裡都是樂開花的。
“陛下!南梁此次帶糧食過來,的確可以解長安、洛陽的危急,但那個南梁太子蕭逸,似乎懷有異志。”
盧彬蹙眉道,
“蕭逸一路北上,每到一處大魏的州縣,都會叫人制作當地的山川地形、風土人情。”
“還有,此次南梁還有一支使團也一起北上出發,但目的地,卻不是我們大魏!而是更北邊的胡人!領頭的,正是太子的心腹,東宮的太子太師蕭寶卷!”
“此人對南梁女帝,似乎一直都心懷不滿,多次拉攏執政的八大宰相,臣猜測,女帝一黨與太子一黨,必有一戰!我們大魏置身之外,坐觀山虎鬥即可!”
元子明說道:“朕知道了,出去吧。”
“是!”盧彬行禮,
等到對方走後,元子明卻不動聲色敲打著御案,眯眼看向窗外青欄斜雨,
“那可不行啊……不能讓你壞了丫頭的路……”
次日早朝。
當皇帝元子明,來到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後。
萬眾矚目的南梁使團,終於進殿朝拜。
此番南梁派出的陣容也是極為豪華。
領頭的就有東宮太子太尉、太子太傅、南梁宗王、南梁刺史等,地位僅次於南梁八大宰相的高官。
只是環顧一圈後。
中樞中唯一的留守宰相,樞密副使、戶部尚書,宗室背景的元朗,突然鎖眉不悅道:
“不對啊!你們南梁太子呢!此次使團,不是由他親自帶隊的嗎?”
“我們家太子說了,按照南梁禮法,他理當先去大魏宗廟,謁見駕崩的大魏九龍,再去後宮,給太皇太后與九位太后請安,再來拜見大魏皇帝陛下!”
南梁太子太尉,面無表情地說道。
言辭之間,卻盡顯倨傲之色。
此話一出。
滿朝文武一片譁然!
“去太廟祭拜大魏九龍先帝?還要給太皇太后和九位太后請安,這是他一個外國太子該做的禮節嗎?”
:()造反造到大動脈,發現自家是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