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深數寸,納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湯沃灌。好事者於臨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處。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道士乃即樹頭摘賜觀者,頃刻向盡。已,乃以鑱伐樹,丁丁良久,方斷;帶葉荷肩頭,從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時,鄉人亦雜眾中,引領注目,竟忘其業。道士既去,始顧車中,則梨已空矣。方悟適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細視車上一靶亡,是新鑿斷者。心大憤恨。急跡之,轉過牆隅,則斷靶棄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異史氏曰:“鄉人憒憒,憨狀可掬,其見笑於市人,有以哉。每見鄉中稱素封者,良朋乞米,則怫然,且計曰:‘是數日之資也。’或勸濟一危難,飯一煢獨,則又忿然,又計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較盡錙銖。及至淫博迷心,則傾囊不吝;刀鋸臨頸,則贖命不遑。諸如此類,正不勝道,蠢爾鄉人,又何足怪。”
白話文
有個鄉下人在集市上賣梨,梨的味道十分香甜,價格也賣得很貴。有個道士戴著破頭巾,穿著舊道袍,在車前向鄉下人乞討。鄉下人呵斥他,他也不離開;鄉下人惱怒了,大聲地責罵起來。道士說:“你這一車梨有好幾百個,我只討要一個,對你來說也沒有多大損失,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脾氣呢?”圍觀的人勸鄉下人挑一個差的梨給道士讓他走,鄉下人執意不肯。
店鋪裡的僱工看到他們吵得厲害,就出錢買了一個梨給道士。道士拜謝之後,對眾人說:“出家人是不知道吝嗇的。我有好梨,拿出來請大家品嚐。”有人問:“你既然有梨,為什麼不吃自己的呢?”道士說:“我特別需要這個梨核來做種子。”於是捧著梨大口地吃起來,很快就吃完了,把梨核放在手裡,解下肩上的鏟子,在地上挖了個幾寸深的坑,把梨核放進去然後蓋上土。向集市上的人要來熱水澆灌,有好事的人從路邊店鋪裡討來滾開的水,道士接過來澆在坑上。
眾人都瞪大眼睛看著,只見有嫩芽冒了出來,並漸漸長大;不一會兒就長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轉眼間開花、結果,又大又香的梨子掛滿了枝頭。道士就從樹上摘下梨子分給圍觀的人,很快就分光了。之後,道士用鏟子砍樹,砍了好長時間才砍斷。他把帶著枝葉的梨樹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走了。
一開始,道士作法的時候,鄉下人也混在人群中,伸長脖子專心地看著,竟然忘記了自己的生意。道士走了之後,他才回頭看車上的梨,發現已經沒有了。這才明白剛才道士分發的梨都是自己的。再仔細一看,車上的一個車把不見了,是新砍斷的。心裡非常憤恨,急忙去追尋道士。轉過牆角,看到砍斷的車把扔在牆下,才知道道士砍的梨樹就是車把變的,而道士已經不知去向了。整個集市上的人都大笑起來。
異史氏說:“鄉下人昏庸糊塗,憨態可掬,被集市上的人嘲笑是有原因的。常常看見鄉中那些被稱為富有的人,好朋友來討米,就很生氣,還計較說:‘這是好幾天的費用啊。’有人勸他救濟一個危難的人,給一個孤苦無依的人飯吃,就又憤怒地說:‘這是十個人、五個人的飯量啊。’甚至父子兄弟之間,也要錙銖必較。等到沉迷於荒淫賭博,就傾囊而出毫不吝嗇;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贖命都來不及。諸如此類的事,數也數不完,愚蠢的鄉下人,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三)《種梨》蘊含了以下深刻道理:
勿吝嗇,懷善念
故事中的鄉人因吝嗇一個梨而遭受損失,而道士的慷慨分享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這啟示人們不應過於吝嗇,對他人應懷有善良和慷慨之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莫貪財,輕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