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宋,宋高宗認為其聰慧忠君,任命為禮部尚書。
參知政事:秦檜就任禮部尚書兩個多月後,升任參知政事。
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紹興元年八月,秦檜被任命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後在與呂頤浩的黨爭中被罷相,任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資政殿學士:紹興五年,完顏昌主政金廷,和議最終達成,秦檜得以復任資政殿學士,先後改知溫州、紹興府,不久又充任行宮留守。
樞密使:紹興七年,秦檜任職樞密使。
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紹興八年三月,任命秦檜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紹興十一年六月,秦檜被封為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進為慶國公,後又遷少保並加封冀國公等。
太師、魏國公:紹興十二年,秦檜加封太師,又進封魏國公。紹興十七年,改封益國公等。在紹興二十五年去世之前,秦檜一直擔任宰相併把持朝政。
二、從《周易》哲學視域剖析秦檜為官之惡
《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瑰寶,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其陰陽變易、乾坤定位、卦爻辭所傳達的為人處世之道與為官之德等智慧,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當我們以《周易》的哲學視角去審視秦檜這位在南宋初期位極人臣的官員時,會發現他的為官行徑與《周易》所倡導的正道背道而馳,其種種惡行在《周易》的道德準則下無所遁形,盡顯其人格的卑劣與為官的失德。
乾道剛健與秦檜之柔佞
《周易》乾卦以其剛健之德示人,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一種積極向上、堅守正道、剛直不阿的精神象徵。而秦檜在其為官生涯中,恰恰缺失了這種乾道的剛健品質,反而盡顯柔佞之態。
秦檜在政治舞臺上,面對金兵的威脅和南宋朝廷內部的複雜局勢,不是秉持著剛健自強的態度去尋求國家的獨立與尊嚴、百姓的安寧與福祉,而是一味地迎合金人的意願,奉行屈膝求和的策略。他利用自己的官職權力,打壓朝中那些主張抗金的正直之士,如岳飛等民族英雄。在與金人的談判和周旋中,他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出賣國家利益,以討好侵略者來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和權勢地位。這種行為完全違背了乾卦所倡導的剛健有為、正道直行的精神內涵,是一種懦弱、卑鄙的柔佞之舉,使得南宋朝廷在他的主導下,喪失了恢復中原的銳氣和骨氣,陷入了偏安一隅的困境,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命運也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坤德厚載與秦檜之薄義
坤卦有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強調君子應具備寬厚包容、承載萬物的品德,如同大地一般,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以慈愛、善良和寬容之心對待世間萬物。然而,秦檜的所作所為卻與坤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盡顯其薄情寡義的本性。
秦檜在為官過程中,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對同僚和下屬進行殘酷的打壓和排擠。他結黨營私,任用親信,對於那些不服從他或者對他的地位構成威脅的人,不擇手段地進行陷害。例如,他製造冤獄,將許多無辜的官員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導致他們或被貶謫、或被殺害,家破人亡。他的心中沒有絲毫的寬容和仁愛,完全被權力和私利所矇蔽,根本不顧及國家的穩定和同僚之間的情誼,更談不上對百姓的關懷和愛護。這種薄義之行,使得南宋朝廷內部人心惶惶,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猶如一片荒蕪之地,失去了生機與活力,與坤德所要求的厚載萬物的品德相差甚遠,其行為也為後人所不齒。
中正之道與秦檜之奸邪
《周易》十分重視中正之道,無論是卦象中的位置還是爻辭的寓意,都體現了對居中守正的推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