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奇勳,遂腰蟒玉。
黃將軍的英勇無畏,在周易哲學中可視為陽剛之力的彰顯。他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以果敢和力量戰勝強盜,展現了“君子以果行育德”的品質。其後來的功成名就,也是因其勇猛和正義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正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這些故事不僅是聊齋志異中的奇聞異事,更是對人性、道德、命運的深刻思考。它們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與價值觀,透過對天地人之道的隱晦揭示,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文化傳承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二、《聊齋志異》卷八中“鍾生”“鞠藥如”“黃將軍”的原文及白話文故事:
《鍾生》原文
鍾慶餘,遼東名士。應濟南鄉試。聞藩邸有道士知人休咎,心嚮往之。二場後,至趵突泉,適相值。年六十餘,須長過胸,一皤然叟也。集問災祥者如堵,道士悉以微詞授之。於眾中見生,忻然握手,曰:“君心術德行,可敬也!”挽登閣上,屏人語,因問:“莫欲知將來杏榜乎?”曰:“然。”曰:“君第一人。然餒鬼曾竊食於君,將以一科回祿相罰。非有大善,不可挽也。”生驚問:“何從知?”曰:“豈獨我知!神人共知之。君歸,潔誠於密室,陳香火南向而拜,呼‘曾祖’者九,則災可免矣。”生謝而受教。歸,沐浴更衣,宿於內室,陳牲醴,面南而九拜焉。
及明,視有一馬斃於途,心甚惻然。以馬死不能復生,市而葬之。復詣闈,榜發,竟領鄉薦。
明年,將入都應會試,行至德州界,見一少年,裸臥當路,視之,乃其鄉人也,生問:“何至此?”曰:“被匪人誘至此,所齎皆去。凍餒垂斃。”生惻然,解裝金盡與之,且曰:“此間去家不遠,盍歸乎?”少年大慚,弗應。生敦迫再三,少年乃曰:“感君高義,盍從君言。然適為匪人所欺,今歸,彼將甘心於我,奈何?”生曰:“某亦將入都,偕往可也。”遂與俱行。
中途,少年忽入歧路,入深林中,生呼之不應。生方驚愕,見少年披髮吐舌,惡鬼也。生驚奔,鬼急追之。生忽念:“鬼不畏善人。”乃止而唾之。鬼果卻。生返,少年已失所在。生大懼,晝夜兼行。
比至都,應會試畢,無所得,歸。至家,母妻相見,喜可知也。後以歲貢,廷試入都,謁選得官,行善政,有能聲。
《鍾生》白話文故事
鍾慶餘是遼東的一位知名人士,去濟南參加鄉試。聽聞藩王府邸有位道士能預知人的吉凶禍福,心中很是嚮往。第二場考試結束後,他來到趵突泉,正好碰到了那位道士。道士六十多歲,鬍鬚長過胸部,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前來詢問災禍吉祥的人圍得像一堵牆,道士都用含蓄的話回答他們。在眾人中看到鍾生,高興地握住他的手說:“你的心地和品德,令人敬佩!”拉著他登上樓閣,屏退旁人說話,於是問道:“難道不想知道將來鄉試的榜單嗎?”鍾生說:“想知道。”道士說:“你會是第一名。但是餓死鬼曾經偷吃過你的食物,將會用一科火災來懲罰你。如果沒有大的善舉,無法挽回。”鍾生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道士說:“豈止我知道!神仙和人都知道。你回去後,在密室裡誠心誠意地,點燃香火面向南方拜九次,呼喊‘曾祖’,那麼災難就可以免除了。”鍾生道謝並接受了教誨。
鍾生回去後,沐浴更衣,睡在裡屋,擺上供品,面向南方拜了九次。
等到天亮,看到路上有一匹馬死了,心中很是憐憫。因為馬已死不能復活,就買下來埋葬了它。又去參加考試,榜單釋出,竟然考中了鄉試第一名。
第二年,將要去京城參加會試,走到德州地界,看到一個少年,裸身躺在路上,一看,原來是同鄉。鍾生問:“怎麼到這裡了?”少年說:“被壞人騙到這裡,所帶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