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危急,立即調整戰術:白天小心潛行,避免與敵軍正面交鋒;夜間則抓緊行軍,爭取儘快突破東吳的封鎖線。
然而,東吳的將領們顯然也經驗豐富。他們不斷調整部署,既不與援軍正面決戰,也不給他們突圍的機會。就這樣,一場爭分奪秒的較量開始了。
援軍在重重阻擊中艱難前進,而荊州城中的情況卻每況愈下。關羽雖然奮力組織防守,但在敵軍的猛攻和內應的破壞下,已經失去了幾個重要據點。
\"傳令下去,全軍死戰!\"關羽下令道,\"援軍一定會到,我們要堅持住!\"
然而,等待援軍的過程異常煎熬。東吳不斷加大攻勢,同時利用內應在城中製造混亂。一些將領已經開始動搖,認為繼續抵抗已經沒有意義。
就在這時,探子報告:發現了蜀漢援軍的蹤跡。這個訊息讓城中將士重新燃起希望。然而,東吳的反應更快。他們立即調集主力,死死堵住援軍可能的突破路線。
\"必須想辦法接應援軍!\"李銘向關羽建議,\"否則就算他們突破重圍,也無法與我軍會合。\"
關羽同意這個建議,立即組織精銳部隊,準備在合適時機發動突擊,策應援軍。然而,東吳早有準備,不僅加強了城外的防守,還派人嚴密監視城中的動向。
援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突破了第一道防線。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東吳更加嚴密的包圍。馬超、黃忠率軍奮勇殺敵,但在敵軍的重重圍困下,始終無法接近荊州城。
\"形勢不妙。\"李銘向關羽報告,\"援軍雖然已經突破重圍,但東吳的包圍圈太過嚴密。如果不能儘快開啟缺口,他們恐怕會陷入與我們同樣的困境。\"
關羽深知事態嚴重,但此時的荊州軍已經被死死困住,根本無力策應援軍。而援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也已經精疲力竭,難以繼續強攻。
\"看來要救援荊州,還需要想其他辦法。\"諸葛亮在得知這個訊息後說道。然而此時,連他也不知道還能有什麼辦法來挽救這個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