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 第44章 先滅黃巾者為王

第44章 先滅黃巾者為王 (第1/3頁)

公元一八四年,十二月末。

大漢內亂不休,黃巾日漸猖獗!

朝廷有感局勢動盪,遂召長城沿線邊軍入關平叛。

同時昭告天下,滅黃巾有功者,封侯拜將,先破廣宗,斬張角首級者為王。

詔令一出,四海為之沸騰,西涼董卓、長城趙評、乃至遼東的公孫度,幾乎同時率軍趕赴冀州,準備奪下破賊首功!

當天下之人為爭王而動之時,北地夏軍也動作頻繁,首先就是軍隊的人事調動,河套各部兵團將領不變。

李信抽調定襄、晉陽、代郡、上谷、以及上黨原地駐軍,共五萬多人,組建上黨軍團。

統帥由黃紹,暫時擔任,至於原上谷守將,則由其副手何成接管。

同時李信又命令上黨後方的太嶽兵工廠,加班加點的鑄造兵器甲冑,以供新建軍團配備。

除了加快開採太行山所產銅鐵之外,他又利用從司隸河套,搜刮所得錢財,組建商隊。

從中原各州郡縣,大肆購買金鐵、糧食、草藥、茶葉、等戰略物資,囤於晉陽上黨等府庫,以作備用。

天下形勢瞬息萬變,李信仗著從各方擄掠的金山銀山,和雄厚的財力優勢,花錢如流水,絲毫不吝嗇錢財。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的財力,轉化為軍事實力。

因為朝廷的一連串大動作,讓本就警惕異常的李信嗅到了危機感,和山雨欲來的苗頭。

並抓住一切機會,壯大變強,到時候不論是黃巾勝還是朝廷贏,第一個打擊的目標肯定是夏軍。

至於李信等人為何如此肯定,這裡面除了雙方各自所表現出的態度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體現在叛徒與逆匪這兩個詞上面。

夏軍是黃巾眼中的叛徒,也是朝廷目中之逆匪,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叛徒和逆匪,幾乎是零容忍,不打他打誰。

這就是中原人的內外思想,如果李信不是出身黃巾,那麼三張等人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恨他入骨。

同樣,如果李信不是漢人,而是匈奴人,或者鮮卑人。

那麼即使他佔領了河套幷州,朝廷可能也會像對待匈奴烏桓那樣,行拉攏和親之策,而不是所謂的出兵剷除。

就像當年的康麻子,可以容忍日本天皇,可允許南越王朝,卻絕對不能允許,吳三桂等人漢人番王,和夷洲的鄭氏政權存在。

韃清的老妖婆,可以允許沙俄吞併邊疆,可以允許倭寇吞併遼東夷洲,卻不能允許當地漢人自主,其中道理是一樣的。

中原正統,絕不會允許,周邊存在漢人政權,哪怕是依託胡人疆域建立的政權,絕對不允許存活...

這就是中原思想,這就是王朝統治者的底線,這關乎著天朝的正統與神聖性,不允許有任何瑕疵...

幷州上黨,寬闊的府邸內,李信正聚精會神,聽著黃紹彙報新軍團的組建情況!

“主公,上黨軍團五萬士兵,已經整訓完畢!”

黃紹頓了頓,接著道:“其中騎兵三萬,步卒兩萬,以及後勤輔兵人員十八萬眾!”

“騎兵鐵鐙,以及馬刀以配,步卒槍矛皆備,只餘弓弩後備不足...”

李信聞言不由皺眉:“吾不是令太嶽兵工營,加班加點的趕製了嗎?”

“怎麼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馬鈞是幹什麼吃的!”

不怪李信有怒,冷兵器時代,弓弩幾乎是戰場上唯一的遠端器械,也是士兵防守以及進攻不可或缺的武器。

弓弩作為戰場五兵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弓震可以百步敵...

而這個時代軍隊的規制中,每一萬人的部隊中,至少有兩千五百多名弓弩手,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

最新小說: 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 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蝶夢飛花 崩三:凹分凹的 大晉霸主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 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 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 重生漢末,開局收劉宏為徒 我,開局帝皇鎧甲,打穿無限 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 三國:從篡奪江東基業開始 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 重生美好 快穿後我成了別人的金手指 袁朗,袁朗,我要diss你 紅顏劫:亂世情殤 穿越亮劍之抗日簽到系統 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