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這些世家豪族子弟紛紛前往宮中想要求見劉諶。
但無一例外的都被羽林衛擋在了宮牆之外。
理由要麼是陛下正在給武鄉侯授課,要麼就是在處理邊關發回來的急報。
暫時沒有時間召見這些人。
這個理由讓一眾世家子弟氣的牙癢癢,但卻無可奈何。
總不能自己的事比教導武鄉侯還要重要吧?邊關的軍情那就更沒法比了。
但是這些世家子弟也不是傻子,知道這肯定是陛下在抻著自己這些人。
陛下已經篤定,各個世家肯定不會放過蜀錦和川鹽的好處。
既然如此的話,那咱們就陪陛下玩玩,看看到底是陛下的手段高,還是世家的脾氣硬。
他們可是聽說了,朝廷已經沒有多少存糧。
等到邊關缺糧,將士們鬧騰起來之後,還不是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
袁家、曹家和司馬家能攪動風雲,自己未必就不能!
帶著這種想法,所有的世家子弟全都在成都安頓了下來。
每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遊山玩水。
劉諶在得知這些訊息之後,只是說了句隨他們去吧,就不再理會。
因為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吳國的使者已經再次到達了成都,出使之人還是老熟人張惇。
算算時間,這老小子應該是剛回到建業,就被孫休再次派出來了。
這讓劉諶琢磨到了一點不同尋常的意味,吳國遇上魏國之外的麻煩了,而且還是大麻煩。
只是一時半會兒劉諶也想不到是什麼麻煩,這個年代的資訊傳遞實在是太落後了,即時資訊基本上只能靠蒙。
上一次張惇出使大漢的時候,並沒有經過永安,事後劉諶分析,可能是因為彼時的吳國還以為永安已經在他們手裡。
張惇要是路過永安到成都的話,萬一面對自己的詢問,張惇不好交代。
但是現在永安重新回到大漢手裡已經是人盡皆知的訊息,所以張惇也就沒有必要自欺欺人了。
同時魏國進攻東吳的訊息,劉諶也早就已經知道了,但是劉諶卻沒有任何動作。
倒不是劉諶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態,唇亡齒寒的道理劉諶不是不知道。
只是單純的知道大漢現在的國力根本什麼忙都幫不上,而且戰線距離大漢太遠了。
劉諶暫時也不考慮趁機攻打東吳,孫家擅長背刺,老劉家可沒這個愛好。
同時劉諶也知道,東吳不大可能是來跟自己求救的。要是沒記錯的話,從淮南三叛之後,魏吳之間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的摩擦。
這讓吳國很是發育了一波,所以一時半會兒吳國的安危自己根本不用擔心。
打吧打吧,只要打不死,就往死裡打。打的越猛,自己才能撈到更多的好處。最好是腦漿子都打出來才好呢。
不過,劉諶倒是在考慮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從吳國的手裡再撈點好處出來。畢竟那白撿一樣的五十萬石糧草,可實在是太香了。
原本劉諶打算也抻一抻這個張惇,可是姜維的一封書信,讓劉諶放棄了自己的打算。
姜維從劍閣送來書信,信上寫了一件劉諶 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那就是劍閣的那些降兵,開始有點蠢蠢欲動了。
從自己打敗鍾會,奪回成都之後。
那些降兵就一直被關押在劍閣。
若是放在別的國家或者朝代,這些俘虜要麼被殺,要麼被收編,剩下的人基本上就是重新被打散當成後勤人員。
但是這種做法在大漢卻不怎麼行得通。
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漢的地盤太小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