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門口的公告欄上,此時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了一圈兒百姓。
老楊頭如往常一樣在趕集的日子裡進城賣菜。
家裡小兒媳又生了娃,人丁興旺了但日子也愈加艱辛。
幸好自己伺候莊稼還算勤勉,今年收穫也不錯,勉強混個半飽。
他看著平日沒人的公告欄大清早就如此熱鬧,也有了幾分好奇,一邊挑著籃子一邊湊了過去。
“你們說,這是真的嗎?提供一條真實有用的種地訊息能得一錢銀子,若是對產量有提升作用獎金更多,還召集大家思考貢獻新農具。該不會是官府又在想什麼么蛾子吧?”
一穿著藍衣的清秀男子好奇的說道,看得出他識得幾個字。
老楊頭聽到他說的渾身一震,這種地的名堂還能換錢呢?後面又自嘲的搖了搖頭,這天下怎麼可能掉餡兒餅!
“誒呀,要是別人說的我不信,但是釋出這則訊息的可是李山李大人。可惜我家世代行商,對種地一竅不通,不然多少得去支援一下李大人。”
旁邊一風塵僕僕的中年人馬上操著不地道的京話回覆剛剛的藍衣男子。
“哦?這李大人很有名氣我們清楚,可你為什麼那麼信任他?”
老楊頭認出說話的是一位走街串巷的貨郎,偶爾還會去他們村裡,知道不少訊息嘞。
“實不相瞞,我有好友是西城的商戶,這麼多年一直有信件往來,這李大人曾經在西城任職過大家也清楚,那是真的一口唾沫一個釘,說出去的話都一一辦到了。且李大人也沒什麼官架子,那時候和阮大夫與西城百姓打成一片,我好友說了,這麼多年過去,他們西城百姓還是很想念李大人。”
說話的這位商人原來也不相信這世上會有那麼好的官兒,但在好友多年的洗腦下,也漸漸變成了李山吹。
他還曾經懊惱過,怎麼那幾年因為局勢問題沒想著往西城走一遭呢?
“誒喲,原來這位李大人就是阮大夫的夫君呀!我不認識什麼李大人,但是之前阮大夫在我們京城開辦的秋山醫館,現在她師兄川柏大夫在管著,每年還會有一段時間義診,要不是秋山醫館,我家老頭子到現在還捨不得去看病呢!”
一大嬸聽到這裡一拍大腿說道,對他們這些平民百姓來說,官老爺遠在天邊,接觸不到,但是秋山醫館現在幾乎成了他們生病時的救命稻草,醫術高明還從不坑百姓錢。
“但是種地還需要什麼學問?大家不都知道嗎?而且現在也有農書,書上寫的總比咱們知道的多啊。”
另一位身上帶著補丁的少年疑惑。
“雖有農書,但書上不可能將天下的種地方法都歸納進去。且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事情都有變化。我猜想李大人是想要歸納整理出更適宜如今環境的農書,再將方法釋出下去,以此提高產量。”
這位說話的是位青衣學子,剛剛他默默站在眾人身後,此時聽到少年的疑問才出聲。
少年羨慕的看了眼學子,他想,自己要不要去山上打只兔子給村裡的老童生送去,哪怕就是識幾個字也能長點兒見識。
老楊頭聽不明白那些大道理,但想著家裡那嗷嗷待哺的小孫子,又想起大孫女兒快到說親年紀卻還沒件像樣的衣服,心中糾結不已。
今日路過衙門的百姓發現不遠處多了位佇立在那裡的老頭,投去了個好奇的目光就快速安靜走過,大家都怕惹事兒。
此時賣完菜的老楊頭看了看官府大門,老實了一輩子的他,做出了個大膽的決定!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