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來了沒幾天功夫,就捋順了事務,發現目前西城還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當地百姓不喜學文,導致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過舉人,連秀才都寥寥無幾。
二是武德過於充沛,決鬥比官府管用,甚至每年都會有一兩樁鬥毆致死事件。
三是人口不夠繁茂,不少人在攢夠錢會託關係跑到安穩之地生活,哪怕官府已經限制了路引,可還是有許多人假借行商的名義一去不回。
這三點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事情,但總得有人開始做,才能等到收穫的那天。
…
“大人,你說什麼?考核?”
周通判對李山提出來的事情感到詫異。
“大人,您怕是不知道吧?咱們西城可不是您待的京城,這裡做衙役的可一大半兒都不識字,您要是考核的話那豈不是府衙都沒人做事兒了?”
周通判不以為然的說道。
他還以為新來的知府能有多厲害, 沒想到就這兩下子。
“考核不是為了辭退他們,以後前三名本官有獎,連續三個月最後一名,就該受到懲罰了。另外吩咐各縣,讓他們也針對衙門的小吏的文化水平進行考核。另外,貼出告示,本官招募師爺,十五日後舉行考試,只要不是戴罪之身都可參加。”
看出了周通判的不屑,李山也懶得解釋,這一招主要是為了給西城百姓們種下一顆讀書有用的種子。
且他已經拿到了朝廷對周通判的處置措施,只等關鍵的時候拿出來用了。
平時朝廷處理事務的流程並不是這樣,只是現在特殊時期特殊處理,畢竟一時半會兒將周通判擼了,也找不到適合頂替他的人。
看著李山心意已決,周通判不再多言,只要不影響他撈錢睡女人,他也懶得過問。
至於西城百姓好鬥一事兒,其實李山倒覺得不完全是壞事兒,畢竟這裡是危險的邊疆,但需要好好約束一下,不能一點兒小事情就鬧出人命來。
他在想是不是可以搞個類似於現代的拳擊比賽,讓大家遇到衝突申請比賽不要私下鬥毆。
至於最後的人口問題,還是得靠這場仗了,只有打贏了,讓邊疆百姓過上安穩日子,他們才不會總想著往其他地方跑。
理清思路後,李山長舒一口氣,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做,相信西城會越來越好的。
對了,要是有條件,他還想在這裡創辦學堂,教文化知識還有孩子們技能,擁有一技之長後他們才可以更好的生存,等他們長大了說不定還能反哺西城的經濟。
就在李山帶著手下如火如荼的開展工作沒多久,他收到了家鄉的來信,看到阮秋來了,他噌的站了起來,焦心不已。
現在邊疆不安全,她來了到時候一操心,身體不會更不好嗎?
但是李山想了一會兒,算了,他夫人的脾氣他清楚,要是勸得動就根本不會來了。
“老爺,街上又有兩名男子打起來了,快出人命了!”
春實急匆匆的進來彙報。
:()農家娃的科舉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