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
洞庭湖畔,殘陽如血。
半江瑟瑟半江紅!
哪裡還有什麼漁舟唱晚,只有無數起義軍乘坐漁船,準備往湖中的君山島轉移。
在楊再興率領他本部一千嶽州軍去偷襲岳飛的潭州大本營時候,新任的起義軍首領楊么和軍師夏誠,也緊鑼密鼓籌劃轉移大計。
五萬起義軍中,楊么的嫡系三千漁民組成的水軍,以及夏誠的三千家族兄弟組成的兵馬是要優先保證離開。
而鐘相的兒子鍾子義收攏和接管了他父親留下的武陵苗兵。
一萬苗兵,經過汨羅那場大戰,死傷慘重。
散的散,逃的逃,只剩下二千在兩個頭人的帶領下,歸在了鍾子義麾下。
除了這三支兵馬外,其他的都是洞庭湖附近的州縣響應起義軍的號召,一起來搞事的寨主、首領、頭目!
他們或一千二千,或三百五百人!
楊么和夏誠自然不會先考慮他們的安危了。
並且,漁船也就二三百艘,一次性只能運載一萬已經是超載。
五萬人要全部運到湖中心的君山,工程量可不小。
另外還有糧草輜重等。
“大哥,我們必須得加快速度,不然等官軍趕來,我們便上天不應,下地無門了!”
夏誠看著亂糟糟的登船場面,眉頭緊鎖。
他原本是汨羅縣中家境殷實的富戶門第,參加科舉多次卻與上榜無緣。
考了多年,秀才都沒考上。
夏誠對大宋科舉產生了怨恨。
恰逢宋徽宗任用奸臣,不僅擾亂朝政,還為了滿足宋徽宗的個人喜樂,搞出生辰綱,花石綱等一系列盤剝百姓的名目。
荊湖南路深受其害,鐘相揭竿而起,響應雲集,瞬間蔓延多個州縣。
夏誠見狀,也變賣家產,拉起族中兄弟,組建一支義軍,殺了汨羅的官府,然後帶著兵馬加入了鐘相的起義軍。
因夏誠是讀書人,點子也多,加上還是帶資進組,一下子受到楊么的賞識,大力推薦他為起義軍的軍師。
然而正當義軍如火如荼,聲勢浩大之際,朝廷派出兵馬來剿滅。
在汨羅一戰,輸的非常徹底。
五萬大軍灰飛煙滅,
這一度讓夏誠的心也是拔涼拔涼。
現在的首任便是保住義軍,並讓官軍知難而退。
看到義軍慢吞吞上船,而且一個個還大包小包的,夏誠急得直跺腳。
按照這個速度,五萬人加上物資轉移,搞不好得十天半月。
而官軍就近在咫尺。
“夏兄弟,愚兄知道你急,但請你先別急!”
“這洞庭湖周圍的漁船都被我們收攏一起,也就這麼多,我也想一次便能將五萬人全部上島,可是我們做不到啊!”
楊么同樣眼睛不直視夏誠,他生怕被夏誠看出他眼中的心虛。
“要不遣散一部分,等官軍退走後再回來。”
夏誠提出了自己想法。
“不行,他們與我們共同進退才行,若是將他們留下被官兵殘殺,我們怎麼對得起死去的鐘大哥。”
鐘相和楊么都是一路貨,他們希望麾下越多越好!
如果這一回把大部分士兵拋棄,那今後義軍在百姓口中,哪裡還有威望。
因此,楊么聽到要拋棄很大一部分士卒,斷然拒絕。
夏誠無奈,只能搖頭嘆息。
“報!”
就在這時,一個探馬飛奔而來。
什麼事?
“大王、軍師!黃頭領和楊頭領回來了!”
探馬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