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納土納這片土地上,屯田軍迅速且高效地與先前駐守在此的蘭芳軍順利完成了換防工作。
這裡有著諸多便利條件,不僅有已經建好的房屋可供居住,還有大片肥沃的耕地可以耕種,更讓南洋第一衛計程車兵們驚喜的是,當地還有為數不少的居民生活於此。
而且都是兩廣同鄉。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那廣袤無垠、渺無人煙的婆羅洲西部。
在這裡,只有稀稀拉拉地點綴著為數不多的華人村鎮。
有時候,行走數十里乃至上百里的路程,都難以尋覓到一個像樣的人類聚落。
當士兵們沿著海岸線不斷向深處探索時,甚至還會時不時地遭遇島上那些野蠻的土著人。
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士兵們別無他法,只能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來創造安身之所。
於是乎,他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因地制宜地展開了營房搭建工作。
他們利用周圍豐富的木材資源,迅速搭建起能夠遮風擋雨的簡易木棚,以暫時解決住宿問題。
接著,大家又馬不停蹄地分頭行動,四處收集各種建築所需的原材料。有的人負責砍伐樹木並加工成合適的木料。
有的人則不辭辛勞地挖掘黏土,並透過傳統工藝燒製出堅固耐用的磚瓦;還有一部分人,則精心調配貝殼、石灰石、沙子等原料,製作出土法的混凝土。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士兵們便嚴格按照上級下發的建築圖樣,熱火朝天地投入到土樓的修築工程之中。
這些土樓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防禦功能,還要能夠抵禦風雨侵蝕以及其他自然災害的侵襲。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一座座嶄新的營房終於拔地而起,宛如鋼鐵長城一般屹立於這片荒涼之地,成為了士兵們溫暖而堅實的家。
土樓形狀各異,有方形也有圓形,不過還是以圓形居多。
它們的根基由堅硬的石頭砌成,而主體部分則主要使用了混凝土這種材料,並巧妙地搭配上了竹子和木材來充當支撐整個建築的骨架與筋絡。
從外觀來看,這些土樓顯然是借鑑了客家土樓的設計理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客家土樓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在當時其分佈範圍還相當有限,並且大多屬於早期的樣式,規模相對較小、結構也較為簡單。
相比之下,位於南洋地區的蘭芳土樓可謂是客家土樓的“究極版本”。
這裡的土樓摒棄了傳統的夯土建造方式,轉而利用當地充足的原材料,自行燒製出高質量的混凝土用於建設。
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土樓的結構變得異常堅固,而且還能夠更好地抵禦各種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土樓的底部外牆厚度至少都有兩米之厚,然後隨著樓層的升高逐漸變薄。
更為特別的是,土樓的一、二層通常不會設定窗戶,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射擊孔,這顯然是出於防禦的考慮。
而到了第三層才會開始出現窗戶,且尺寸逐漸增大,等到第四層時更是變成了寬敞的大窗。
在大多數時期,這些窗戶或許只是用來採光通風,但一旦遭遇戰事,它們立刻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絕佳的炮位,從而讓居住其中的人們擁有強大的反擊能力。
這些土樓,易守難攻!
先不說那擁有武器裝備優勢的衛所兵們,單就這土樓本身的建築結構而言,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即便是島上那些土著擁有著十倍,甚至百倍的人數優勢,想要攻下這樣一座土樓,也是難如登天。
若是換成東南亞地區那些所謂的小強國家,比如渤泥國、滿者伯夷國等等。
即便它們能夠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