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後的人皇,之後全叫天子。
人皇:神明見了也要低頭問好。
天子:天的兒子,神明怎麼欺負都可以。]
“後世之人是不是封神演義看多了?而且沒看仔細,人皇是指火雲洞三皇,紂王也是天子。”
“天子也是人皇!”
“有一天,若真有神仙冒出來,皇帝還是最大的嗎?”
[武庚的父王。]
[帝辛其實是一個好王,只是動了貴族的利益,所以把他寫成這樣。]
[什麼是神?什麼是魔?無非就是勝利者對自己的標榜罷了!]
“這背生兩條黑龍的眾神之主,很符合朕對神的想象!”秦始皇嬴政覺得‘天’的形象不錯。
“為何是兩條黑龍?”漢高祖劉邦說道:“乃公覺得兩條口吐烈焰的赤龍更好!”
……
【在古代,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真的嗎?歷史】
“得民心者得天下?有幾個皇帝老爺真的這麼想?”
“得民心?民有良民和賤民之分!賤民的民心,要之何用?”
【“在古代,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真的嗎?”】
【“其實古代的統治者或者那些想要爭奪天下的人,他們並不太在意普通百姓的民心,他們真正在意的是那些手裡有資源的貴族地主的民心。”】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叫做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我一直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楚國和秦國有大仇,就算楚國只剩下三戶人家,也必須得滅亡秦朝。”】
某位面的項羽說道:“若是此意,楚國就真的完了!”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人家這句話的本意是楚國只要還剩下三個世家,就一定要滅亡秦朝。”】
【“人家並沒有指望普通百姓去滅亡秦朝,人家指望的是楚國傳承下來的三個大家族。”】
【“劉邦入咸陽城後約法三章,我以前一直以為他是和當地的百姓約法三章,其實人家是和當地的父老約法三章。”】
【“在那個年代,能被稱為父老的人都是當地貴族、地主裡邊比較有名望的。”】
劉邦感嘆道:“百姓不能代表父老,父老卻能代表百姓!”
【“還有一件非常有名的事,宋朝的時候,宋神宗要搞改革,也就是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這些法令有利於底層百姓,但是會損害地主階層的利益。”】
【“這也很好理解,古代基本上是存量競爭的社會,朝廷搞改革,要讓普通百姓獲得更多的利益,那肯定就有一個階層的利益是受損的。”】
【“當時計程車大夫階層都反對這次變法。”】
【“因為在當時,文官士大夫階層和地主豪紳階層是高度重合的,傷害到自己的利益了,他們肯定不幹。”】
【“宋神宗很惱火,說這麼幹有利於天下的百姓啊,你們怎麼能反對呢?”】
【“當時的宰相文彥博就問了一句:陛下,你是跟老百姓一起治理天下呢,還是跟士大夫一起治天下呢?”】
【“宋神宗瞬間沒脾氣了,對於朝廷來說,普通百姓的人數確實最多,但是他們的組織性很差,除非真的餓到吃不上飯了,否則他們一般也是不會造反的。”】
【“但是地主階層或者說士大夫階層,這是皇帝最倚仗的人,他必須依靠這些地主和官員去統治底層的百姓,所以他寧可得罪百姓,也不敢得罪地主和士大夫。”】
【“在封建王朝一直都是這樣,嘴上喊的口號是民為貴,君為輕,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無論是當朝的皇帝,還是那些爭霸天下的軍閥,都會選擇先餵飽那些能夠直接支援自己的官僚和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