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地龍翻身和什麼地該種什麼糧食,都有獨特的見解。區區行軍圖,只是冰山一角。我和兵部的幾位同僚在家湊了好幾天的錢,又求到聞太傅府上說明情況,終於求得這一本《聞氏山河志》原版。我對別的不感興趣,對那副行軍圖和什麼軍事地理學挺感興趣的。要是能見到他的話,定得好好討教一番。”
魏珩的神色更加古怪,甚至有些一言難盡:“聞太傅竟然捨得給?”
聞家是遊商出身,有開國之功。
從太祖皇帝開始,聞氏族人經常代大盛出使列國。
《聞氏山河志》是聞太公晚年所撰,包括他早年遊商,中年跟隨太祖南征北戰,晚年出使的經歷,主要以山川地理為主。
後來,聞氏子孫每到一個地方就添減一二,經過多年完善,終成《聞氏山河志》。
這種奇書,自然要獻給朝廷,不過都是抄錄版。
真正的原版聞家一直好好收藏,誰要都不給。
兵部尚書:“我把行軍圖給聞太傅看了。”
魏珩很好奇:“然後呢?”
兵部尚書:“聞太傅說寶劍贈英雄。”
“……就憑那幅行軍圖?”
“那當然不是。”
“???”
“是就憑他能畫出那幅行軍圖。”
“……”
魏珩並非蠢人,一下子啞口無言。
是啊,那只是區區一幅圖而已。對戰局肯定是有很大幫助的,但要說僅憑那幅圖就能對戰事造成多顛覆性的影響也不至於。
可是,能畫出那幅圖,就意味著畫圖之人除了精研地形地貌之外,對天象,土壤,氣候、水流都有很深的瞭解。
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為過。
而且透過這幅圖,說明她肯定掌握著更先進的測量方法、更精準的繪圖手法、更復雜的數術計算和更高明的佈局。
那當然是一幅很好的行軍輿圖,但又不僅僅是一份輿圖。
是繪圖之人廣博的見識和前所未見的高深知識。
從攝政王到聞太傅,最看中的明顯是這一點。
一張圖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繪圖的那個人。
“你繼續裝情聖吧,我還要求見葉先生。”該嘲笑的都嘲笑完了,兵部尚書也不想跟他浪費時間,遞上拜帖表明來意。
片刻後有小廝出來傳話,說葉先生有請。
兵部尚書穿的是常服。
在進門之前,他下意識低頭整理衣衫,還撣了撣袖子上的灰,最後又扶正發冠,生怕有什麼失禮之處。
魏珩看著他周正的動作,肅穆的神情,張了張嘴,卻半個字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