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麼好的例子,其他國家自然也不會不學。
趙國的趙孝成王依據趙襄子時代“功大者身尊”的法規,下令對降趙的韓上黨守馮亭等“以萬戶都三封太守,千戶都三封縣令,皆世世為侯,吏民皆益爵三級,吏民能相安,皆賜之六金”。
在燕國,燕昭王實行了“公子無功不當封”,以上功、中功、下功、無功來區別賞賜的等差。
在韓國,申不害創立了一套“循功勞,視次第”的任官制度,規定“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
在齊國,齊威王也選賢任能,因功授官,封賞功效卓著的即墨大夫,烹殺逢迎取譽的阿大夫。
但是,軍功爵制最深入人心的國家卻是秦國。
商鞅在秦國為相之時,制定了一套秦法,將從一級公士到二十級徹侯。
凡戰士能斬得敵人一顆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及與之相應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如果能斬敵人首級五顆,還可以役使隸臣五家。
而且一伍之中如有一人戰死,其餘四人即獲罪;如有二、三人戰死,其他人的罪名更重。
將功折罪的唯一方法是殺敵:一人戰死,須殺敵一人。二人戰死,須殺敵二人。所以秦軍戰士要想得到“斬一首爵一級”的獎賞,必須是在斬殺敵人的數量中扣除了己方死亡人數後,方能獲得。
這也是那些秦人悍不畏死的原因之一。
反正自己都是要死了,還不如臨死之前多控制住幾個人,讓自己的同僚將其斬殺,這樣自己即便是死了,也是有獎賞的。
說回戰局。
在秦人悍不畏死的防禦下,時間漸漸過去,趙軍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趙括見狀,知道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也只不過是白白消耗將士們的性命和士氣,於是便命令進攻的趙軍退了下去,又換上了一支趙軍進攻。
其實趙括也想把軍隊換成騎兵的,但是這裡的地勢是西高東低,騎兵在這裡發揮不開,白白消耗的事兒他趙括是不做的。
秦人也是抓緊時間換了一隊人,繼續抵禦敵人的進攻。
就這樣,一天的時間便過去了。
趙軍除了渡過河之外,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秦人也是給趙軍造成了一些傷亡之外,沒有取得什麼戰果。
日頭落下,趙括便命令大軍撤回。
這年頭計程車卒因為營養不良的原因普遍有夜盲症,晚上壓根看不清敵人,所以雙方都會選擇收兵回營,讓士兵們休息休息,來日再戰。
收兵回營之後,趙軍的軍營中到處都是壓抑著的嘶鳴聲和咒罵聲。
這是在戰鬥中受傷計程車卒們發出的,趙括也沒有理睬。
軍中的醫者數量並不多,草藥更是極度匱乏,醫者們更沒有過外科手術的經歷,士卒們普遍也沒有急救的基本知識,只是胡亂用布條簡單綁住,避免自己流血太多流死了就行,那些傷殘計程車卒只能求助於同伴,請他們幫忙處理一下傷口,順便一起罵一罵秦軍,發洩一下心中的憋悶。
劉能看到了這一幕,立刻對著趙括建議道:“那些傷兵必須好好處理一下,免得他們傷勢過重。”
趙括這會兒沒什麼事兒,正在煮茶,一邊煮一邊拿著一份竹簡看,平淡地說道:“我知道。”
劉能立刻說道:“那您還不趕快下令,讓醫者給他們治療一下?”
“我還不知道要好好處理一下嗎?”趙括立刻放下手中的竹簡,沒好氣的反駁道:“但是軍中的醫者數量實在是太少了,這些傷兵能否活下來,只能看他們自己的命了。”
“您可以把治療的辦法讓醫者教給這些軍中士卒啊。”劉能再次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