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非常的粘稠好用。
用它作為粘合的材料,就非常實用和牢固,然而糯米在當時也是一種糧食,這樣大規模的運用在建造上,無疑成本太高。
雖然1000兩銀子,對於已經有4萬兩銀子儲備的陳平安來說並不算多,但軍營陳平安不可能建一個。
甚至後期不僅僅是軍營,陳平安或許還得建一座城。
所以三合土這種造價高昂的粘合劑,必須得淘汰。
於是陳平安又回了一趟現代,查閱了大量資料,終於是找出了一套把如何在明末大規模製造出水泥的資料。
那就是波特蘭水泥。
波特蘭水泥的製作方法和原料獲取都很是簡單,主要原材料包括石灰石和黏土或粉土(鐵鋁矽酸鹽)。
第一步,將這些原材料需要均勻混合,將混合後的原材料磨至細度小於75μm,以便於後續的化學反應。
第二步,加熱:將磨細後的原材料送入水泥窯中,加熱至1400~1600c。
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原料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矽酸鈣、鋁酸鈣和鐵鋁酸鈣。
第三步,熟料的形成:在窯內溫度最高的部位,液相中開始形成矽酸鈣、鋁酸鈣和鐵酸鈣。當原料下降至窯底部最後一段距離時,溫度迅速降低,出窯後即得熟料,熟料呈深色塊狀,直徑為6~50 mm。
第四步,熟料的冷卻與混合:熟料冷卻後,與適量石膏混合粉磨至粒徑小於10 μm或更細,摻石膏的目的是為了調節水泥的早期水化速度。
波特蘭水泥的製作過程不僅簡單,而且原材料都很廉價。
透過精確的溫度控制和化學反應,就能生產出來具有優良建築效能的水泥,非常適合明朝這個從未生產過水泥的時代。
把生產波特蘭水泥的詳細步驟以及水泥窯的詳細圖紙全部整理好。
當然,既然回來一趟,再回明代的時候水晶空間也不能浪費,陳平安又買了幾十套防刺服裝滿。
穿越水晶的冷卻時間一到,陳平安立馬穿越回了明朝。
有了詳細的水泥窯圖紙和大體的窯溫指標,張八順很快就帶人把水泥窯給建了起來。
石灰石和粘土都是極為常見的建築材料,張八順就有大量進貨的渠道。
陳平安只需要出銀子,大批次的石灰石和粘土就被送到了小北冶村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