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
隨後點線面三者結合,計算機同時執行十幾個計算執行緒,只一瞬間就計算出了山石的形狀,也比較清晰了。
楚飛仔細看去,清晰也是相對的,感知之風的依託的是聲波,而聲波沒有光波細膩,解析度最高也只有10厘米的樣子。
模擬繼續。這次採用了超聲波。
超聲波效率更高、波長更短、掃描結果更細膩,掃描精度達到3厘米。
聽力基因繼續開啟、強化,並且開始強化全身細胞,讓面板具有感知聲音的能力。
而後多種聲波搭配進行,點線面同時計算,掃描精度終於達到1厘米的樣子。
不過自始至終,感知之風所“看”到的世界,都是黑白的。
模擬還在繼續。
這一次,楚飛出現在水下。
感知之風只能在空氣裡使用?
不存在的。
感知之風的本質,是聲波、是震動,所以水下一樣使用。
但水下效果就差了很多。
水中聲音速度約為空氣中聲速的44倍,這意味著波長增加,感知結果更加粗糙。
但水中聲音速度增加,感知之風效率陡然提升。
接下來的模擬,是透視。
科學家們利用次聲波探測地球內部結構,醫療或工業上,也利用超聲波探傷。
不過這也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
模擬中,楚飛全身聽覺基因開啟,面板、骨骼都具有感知聲音或震動的能力。
,!
利用聲波,楚飛“看”到了山石的內部、看到了樹木的內部。
但聲波的透視能力,和視覺經驗,截然相反。
因為,越是硬度大的物質,聲音透過性越好。所以,在聲波感知下,鋼鐵是“透明”的,反而空氣是看不透的。
採集資料後,輸入不同物質的聲速引數進行渲染,最後得到反相結果,就可以還原出一個正常的世界。
但感知之風下的世界,依然是黑白的。
直到下一個模擬:彩色視覺,借鑑音樂的方式來編輯資料。
這一次,不同頻率的聲音、不同感知方法、不同的資料採集方法、不同計算方法等等開始平行計算。
一個“彩色”的世界出現了。
但感知之風下的“彩色”和視覺的彩色,完全不同。
這裡的“彩色”,是物質的硬度、柔韌性等。
根據不同物質的聲速、對聲音的折射反射、吸音、不同頻率聲音和物質的相互作用等等一系列參考資料,可以還原出實物情況。
這裡的“彩色”是聲音的色彩,可以理解為音樂。
模擬漸漸結束。最後,楚飛閉著眼睛,感受一個另類的“視野”:
風輕輕吹過樹梢,鳥鳴陣陣,泉流叮咚,有拳頭大的毛茸茸大尾巴小動物快速爬過樹幹,踩落的樹葉輕輕落在泉水中蕩起清波,魚兒躍出水面,地下有長長長長的動物蜿蜒前進……
楚飛踩著落葉,徜徉在這音樂的世界裡。
這是……天籟之音!
:()元宇宙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