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辦妥後,我和他一起下樓去了餐廳。
午餐時間本以為會比較忙,不過客人還挺少。
我們找到一個角落安 下點了餐食。
二叔從懷裡取出一個隨身攜帶的小酒壺,為自己滿上了
第十章 巧遇故人
我輕搖了搖頭,二爺指向窗戶外那片寬廣的海面,低聲說道:“這裡就是當年的事情發生地!西漢學者李和在《秦皇古記疏》中提到過,始皇三十八年時,一位名叫孫福的大臣率眾人在琅琊東百里外建祈福壇,祭祀海中眾仙,典禮後便揚帆而去,再也沒有回來。”
“原來是這樣。”
我點頭示意理解,“不過我還是不明白,這和黃山實驗室有什麼聯絡呢?”
二爺笑了笑,神秘兮兮地說:“你可曾聽說過孫福第三次出海捕獲了一條巨魚?”
“這個我知道,”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生怕他又說我一無所知,“史書記載,孫福那次帶了最先進的武器連弩。
出海之後,在某海域遇到一條大蛟魚,當即 齊發,終於擊斃此巨獸。”
我忽然意識到了某個細節,心裡一陣悸動,連忙追問:“二爺,你是說,那根骨頭……就在黃山底下?”
話音未落,二爺的手機響起,他接了幾句便站了起來。
問清他的去向,只見他搖搖頭:“有些東西送到我家老屋了,我要回去取一下。
晚點回。”
我提出陪他一起去,但被拒絕了。
二爺急匆匆離去後,我不禁暗暗嘀咕,這傢伙到底在玩什麼名堂呢?
剛才腦子裡一混就忘了最要緊的事——為什麼要突然消失,為什麼在這裡出現!
如今終於找到他下落,雖然莫名奇妙,但任務完成令內心放鬆。
不過同時一種好奇心也開始冒頭。
原本以為那次天馬山之旅留下的種種疑團可以逐漸淡忘、化為記憶。
不料來到威海又發現了新的線索,讓我忍不住想要深入瞭解。
尤其知道他也牽扯在內……
酒精讓我略感昏沉,思緒越發雜亂,最終我還是決定暫時不再糾結。
回屋睡一覺後,發現已是傍晚,打電話給二爺才知道他今晚要見些本地朋友,要到明早才能返回。
開啟膝上型電腦,上次遺留的畫面再度彈出——這些是最初儲存在黃山的資料檔案,內容多為一些不明圖案。
我盯著它們,試圖從中找到某種共性或隱藏資訊。
嘗試多次無效,但不經意間注意到其中兩張影象似乎能拼在一起。
調整位置和角度竟意外匹配,於是靈感閃現:原來這些是分割開來的大幅水墨畫的一部分。
隨後按同樣邏輯將所有畫面組合完畢時,一幅驚人的全圖出現在眼前。
一條超大規模生物躍出水面的壯觀景象呈現出來——其形巨大如斯,船僅及魚眼,若以此估算則身長約一百米之譜。
這種規模至今尚未有記錄存在。
腦中浮現出《莊子》所述的“北冥有魚”
。
難道傳說中的“鯤”
真實存在?對比手頭上另一份傳真件上的圖片更證明兩者內容相同。
正凝神思索,電話打斷思緒。
“喂?誰啊!”
聽到女孩清澈的聲音,才意識到是大學時代的舊識小馮。
作為地質系畢業生現在博物館工作的小馮笑著說:“請幫忙還這般惡劣態度?得重新考慮下是否繼續相助咯!”
道歉後得知骨骼鑑定的結果,它確實不同凡響。
雖非恐龍等物種化石,也與鯨或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