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內經》原古文
素問第46章 病能論
(一)古文:
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歧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沈細,沈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帝曰:善。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歧伯曰:藏有所傷,及精有所之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藏之蓋也,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論在奇恆陰陽中。
帝曰:有病厥者,診右脈沈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然病主安在。歧伯曰:冬診之右脈固當沈緊,此應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歧伯曰:少陰脈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腎為腰痛之病也。
帝曰:善。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歧伯曰:生於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歧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歧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柰何。歧伯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帝曰:善。有病身熱解墯,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歧伯曰:病名曰酒風。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以澤瀉術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
所謂深之細者,其中手如針也,摩之切之,聚者堅也;博者大也。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恆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
(二)古文譯文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患胃脘癰病,診斷時應該怎樣呢?
岐伯回答說:診斷這種病,應當診察胃脈。胃脈應當沉細,如果脈象沉細,是胃氣上逆。胃氣上逆,人迎脈就會特別旺盛,人迎脈特別旺盛就會發熱。人迎脈就是胃脈,胃氣上逆而且旺盛,就會使熱邪聚集在胃口而不能執行,所以胃脘發生癰腫。
黃帝說:好。有人睡覺時不能安穩,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內臟有所損傷,以及精氣有所寄附之處不安靜,所以人就不能安穩入睡。
黃帝說:人不能仰臥,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肺是臟腑的蓋子,肺氣旺盛則脈象大,脈象大就不能仰臥。這在奇恆陰陽的論述中有說明。
黃帝說:有患厥病的人,診察其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知病在何處。
岐伯說:冬季診察,右脈本來就應當沉緊,這是與四時相應的。左脈浮而遲,這是與四時相反的。病在左,主病在腎,與肺也有一定關係,會出現腰痛。
黃帝說:為什麼這樣說呢?
岐伯說:少陰脈貫穿腎並連絡到肺,現在出現肺脈,說明腎有病變,所以腎會發生腰痛的病症。
黃帝說:好。有患頸癰的人,有的用砭石治療,有的用針灸治療,都能痊癒,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
岐伯說:這是因為病名相同而病的程度不同。癰腫之氣滯留的,適宜用針挑開並排除它;氣盛血聚的,適宜用砭石瀉去病邪。這就是所說的同病異治。
黃帝說:有患怒狂病的,這種病是怎樣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