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之後不久,祖大壽便讓手下的幕僚寫了一封捷報文書:
祖大壽倒是沒有吞功勞,甚至他還特意表明瞭,這場大捷的主導者就是安東鎮,關寧軍的作用僅僅是發出請求,讓安東鎮過來支援。
幕僚寫完之後祖大壽自己又看了一遍,覺得沒什麼問題之後他才特別讓人抄了一份交給陳秋閱覽。
不過陳秋沒有興趣管這些東西,他只是大概看了一下之後便和祖大壽要好處:
祖大壽於是給出了自己的誠意:
包括一大筆銀子和一大批戰馬,還有就是田契和一些商社股份,最後祖大壽表示,陳秋可以派人常駐錦州,以實現兩家的及時溝通。
很快,這封捷報就以最高等級的速度直奔京城而去。
北京,紫禁城,大明王朝的中樞所在,大明的掌門人崇禎帝朱由檢和以往一樣,一直到深夜都未入眠。
這位大明王朝的最高掌門人一直勵精圖治,但無奈國勢日頹,儘管崇禎帝一直在努力,但他卻絕望地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他想搞好就能搞好的。
崇禎帝如今最重視的兩個問題,一個是關外的清軍,一個是關內的農民軍,但無論是清軍還是農民軍,明軍東奔西跑卻沒能把任何一方壓下去。
看著手裡的奏章,崇禎帝的臉色不怎麼好看,這些奏章多半都不是什麼好訊息,不是某某地方被流寇肆虐,就是某某地方的軍士鬧餉,剩下的則是文臣們的互相攻訐。
崇禎帝對於這些文臣相當失望:
曾經他是相信從科舉上來的官員們肯定優於那些沒根的太監,但這些年的經歷讓崇禎帝覺得太監們無論如何,雖然辦事有事不靠譜但至少回去辦事,而文官們……
文官們除非能保證一定有好處,不然他們絕對不肯辦任何一件事。
“都說我重用太監是疑心太重,但我的疑心,有這些文官重嗎?”
崇禎帝看著手裡的奏章出神,突然一陣匆匆的腳步聲傳來,打斷了崇禎帝的思緒,崇禎帝抬頭望去,只見王承恩一臉喜色地拿著幾份奏章說道,
“陛下,大捷!是來自遼東方向的捷報!關寧軍和安東鎮合力在大淩河畔擊潰韃子大軍,韃子傷亡慘重,祖總兵表示至少兩年內韃子將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
崇禎帝愣了一下,臉上沒有多少喜色,王承恩看到皇帝沒有露出喜色,臉上的表情也跟著僵住了。
已經做了十年皇帝的崇禎帝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輕易糊弄的皇帝,在聽了王承恩報上的好訊息之後,皇帝一開口就直指這封捷報的核心:
“關寧軍和安東鎮合力?我看是安東鎮打的吧?關寧軍幾年前在大淩河大敗虧輸,怎麼,這才幾年,他們就能打大勝仗了?難不成祖大壽是吳起在世?”
王承恩聽了崇禎帝的話之後稍稍斟酌了一下,回答道,“稟陛下,這道捷報是祖大壽和陳秋聯合署名的,另外,高公公也有奏報發來。”
崇禎帝聞言沉默了一陣,他輕輕敲了幾下桌子之後,忽然問道,“兵部有調安東鎮前往錦州的作戰部署嗎?”
王承恩連忙說道,“這奴婢不知,奴婢這就讓人去調取兵部文書過來查驗。”
“不必了,”崇禎帝摸了摸額頭,隨即說道,“把高起潛的奏報拿過來,這個高起潛,監軍太監能當到人家都忘記把他的名字寫上也是無能!”
崇禎帝聽起來對於高起潛沒能控制住安東鎮非常不滿,但伺候崇禎帝多年的王承恩沒有接這個話茬,他知道皇帝不會:()明末:玩家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