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四月,皮島。
這裡是東江鎮最開始也是最後的根據地,自天啟二年毛文龍率領明軍於皮島開創東江鎮,到現在崇禎十年,東江鎮已經艱難維持了十五年。
但看起來現在東江鎮是維持不下去了,此時的東江鎮,在多年征戰以及輪番內訌之後,能打的戰兵早已損失殆盡,島上盡是些老弱病殘。
要不是現任東江總兵沈世魁發揮了其經商天賦,開闢了自江南走私至遼地及朝鮮的商路,東江鎮早就完了。
當然,沈世魁這傢伙也不是什麼好人,這傢伙雖然經商水平很高,但軍事能力和政治水平都相當一般,而且還心胸狹窄:
沈世魁一當上東江總兵就公報私仇,最終導致包括尚可喜在內的大批東江士兵剃頭降清,使得東江戰力進一步暴跌。
如今東江鎮已經丟失了除皮島之外的所有據點,只剩下皮島,面對大舉來襲的清兵,明眼人都知道此戰凶多吉少。
靠東江鎮自己是鐵定擋不住清軍了,但是明廷也不想花費大力氣去救東江,此時楊嗣昌正在策劃針對農民軍的【十面張網】計劃,沒有功夫去管東江鎮。
而且楊嗣昌誤判了東江鎮的實力,他認為東江鎮雖然已經無力對清軍造成威脅,但守住皮島應該還是沒問題的,畢竟皮島上還有萬餘戰兵。
楊嗣昌沒想到的是,皮島的戰兵,那水分不是一般的大,所謂的萬餘戰兵,除去老弱病殘,真正意義上的戰兵壓根就沒幾人。
不過,明廷也不是完全不管,他們還是讓登萊總兵陳洪範派出了援軍支援皮島:
其實陳洪範本來也不想救東江鎮,但沒辦法,陳洪範前幾年為了上位嚮明廷提出了一個所謂的【新三方戰略】,即透過佔領遼東沿海島嶼擴大東江鎮根據地,然後收復金州,組建金州-皮島-登萊鐵三角,從海上收復遼東。
陳洪範當時信誓旦旦地表示清軍沒有水師,只要明軍佔領了遼東沿海,就能從沿海發動攻勢,到時明軍必能一轉頹勢,實現在遼東的戰略反攻。
然而話易說,事難做,隨著旅順被清軍攻陷,東江鎮丟失了遼南所有陸地據點,而吹了許久的陳洪範卻始終沒有膽子發動像樣的登陸作戰。
陳洪範只是佔領了大小長山島這些壓根沒有清軍的島嶼,然後上奏聲稱自己正準備伺機而動,收復金州。
而現在,要是東江鎮覆滅的話,陳洪範的【新三方戰略】就徹底破產了,於是陳洪範最終只能硬著頭皮派出麾下部將金日觀帶著兩千軍隊和千餘天津水師前往皮島支援。
想了想,陳洪範覺得這點人太少了,派了和沒派沒有區別,於是又派出了兩千人前往皮島支援。
相比於明軍,清軍準備就充分的多了。
早在年初清軍掃平朝鮮,迫使朝鮮投降清廷之時,皇太極便決定消滅東江鎮,徹底解除清軍在遼南方向的後顧之憂。
為此清軍派出了碩託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滿漢士兵數萬人,又要求朝鮮打造戰船,派出炮隊參與進攻皮島。
清軍準備了足足兩個多月,覺得不保險的皇太極又下令阿濟格帶領萬餘人前往支援,並由阿濟格取代碩託擔任清軍統帥。
可以說皇太極是給足了皮島“面子”,其派出的陣仗足以發起一次大型戰役了。
阿濟格在抵達前線之後乘船觀察了皮島一週,隨後他和其他清軍將領經過商議之後,確定了清軍的進攻部署:
阿濟格判斷皮島守軍不足,所以他決定玩一招【以正為奇】:
清軍將投入主力部隊自皮島東側發動進攻,吸引明軍守軍,或者說是迫使明軍守軍在皮島東側與清軍決戰。
而此時,鰲拜和準塔兩人帶領數百精銳白甲兵自皮島西側發動突襲,一旦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