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7號,景棟地區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今天將是護衛軍集團載入歷史的一天,因為今天在景棟將舉行護衛軍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早上八點半,護衛軍的所有中高層領導,各部部長,內政部的各級官員總計180多人紛紛進入會場入座。
當然,除了護衛軍集團的人,從夏國和新加坡請來的專家們也到場了。
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對比當今世界上的各種政治制度,法律條文,同時結合護衛軍集團當前的情況,想找到最適合現在護衛軍的政治制度。
......
早上九點,當葉雲州,葉震霆,吳迪,李援朝,劉志強,蘇政輝等護衛軍高層進入會場時,全場起立給予熱烈掌聲。
眾人依序坐下後,葉雲州先是發表了一通簡短的講話。
他回顧了護衛軍在緬國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鬥爭的過程,同時提議全體起立,對在戰爭中犧牲的護衛軍戰士默哀三分鐘。
之後,進入會議正題。
首先,是對國家名字的確認。
目前,有三個備選國家名,南華,海華,南星。
最終經過在場186人投票,一致選擇“海華”作為國家名字,意為“海外華人之國家”的意思。
而在國家性質上,經過夏國和新加坡請來的專家的建議,認為採用混合政體的模式比較好。
所謂的混合政體即融合君主立憲制與議會民主制之精髓,以保障國家之穩定傳承與民主治理並行不悖。
“李博士,你能跟我們好好解釋一下這個混合政體嗎?”葉雲州對新加坡請來的李銘義博士說道。
李銘義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院院長,也是新加坡的前議員,對現代各國的制度研究非常到位,是從新加坡請來的顧問團的團長。
李銘義點點頭,起身走上主席臺,開始介紹道:“首先這個混合政體融合了君主立憲制與議會民主制之精髓,那肯定是有這兩種制度的元素。”
“在君主立憲制元素方面,我們先來說說君主的地位與職責。”
“君主作為國家元首,其王位依據世襲制度傳承,在國家的禮儀性事務中扮演核心角色。”
“例如在國慶日盛大慶典上,君主身著華麗服飾,登上裝飾一新的檢閱臺,檢閱儀仗隊,其莊重的形象將成為國家團結和民族自豪的視覺象徵;在王室婚禮、加冕紀念等重要儀式中,君主親自主持,透過古老而莊嚴的儀式流程,強化國民對國家傳統與文化的尊崇。”
“儘管君主在日常政務管理方面權力受限,但在國家遭遇重大危機或緊急情況時,可依據憲法規定,以國家象徵的身份發表安撫性講話或進行象徵性的領導,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共克時艱。”
頓了一下,李銘義接著說道:“君主被明確禁止直接參與政府行政、議會立法和司法審判的具體操作流程。”
“這一限制透過一系列憲法條款和制度設計得以保障,如建立專門的權力監督機制,任何君主試圖干預行政決策、立法程序或司法裁決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約和議會的審查,從而確保國家治理體系的民主性與法治性得以穩固維持。”
葉雲州微微皺眉,這樣的君主就是一個橡皮圖章啊,跟英國類似。
不過,葉雲州並不貪戀權利,只要能保住自己的鉅額財富,同時可以毫無外部干涉的將漫威裡的科技慢慢復現就行了。
李銘義接著說道:“君主作為歷史文化的鮮活載體,承載著國家的傳統記憶。其家族的歷史故事、先輩的豐功偉績將成為國民教育和文化傳承的重要素材,將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國民為國家的榮譽而奮鬥。”
“在國際舞臺上,君主的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