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奇則毫無偶像包袱地領了捧哏的角色,時不時添油加醋地插兩句嘴。一趟行程下來,車內的氛圍極其融洽,也算是賓主盡歡。
“愈療實踐課”顧名思義,就是為愈療師們專門設定、用於實踐各自獨特愈療方法的課程。
雖然各系均有A級以上的教授負責指導教學,但每位愈療師使用治癒之力的方式都極具個人特色,方法也不盡相同。
教授只能傳授一些體系化的理論知識,至於個人如何領悟,卻無法插手更多。
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在實際的臨床應用過程中,不斷地施放治癒之力,再根據病員的病情發展以及反饋情況,來進行摸索和試探性調整,愈療師們對於治癒之力的應用方能熟能生巧。
這樣用於愈療師們練手的實踐課程,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便是病例。
不過,考慮到尚未完成學業的愈療師們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可供她們挑選的病例名單都是提前經過系統篩選分類的——
一方面,能夠進入名單的,必須是中等危急程度以下的病例。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指標便是A級以下的精神力等級,以及80%以內的基因紊亂度。
即使是已經畢業多年的S級愈療師伊蓮娜,早年還在聖薔薇女子學院就讀的時候,在愈療實踐課上接手的病例,也沒有一例是超過A級精神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