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氏集團子公司,陳文斌把合同交給秘書影印存檔。
秘書看過合同和附加承諾書有些不解,“陳總,我不明白,如果虞江的粉絲量到不了那個程度,那我們正在籌備的電視劇為什麼還需要她?”
陳文斌不屑地道:“不用如果,像她這種自持清高的電影演員,根本不會迎合觀眾。”
“就算她想,那估計也是有心無力,畢竟,現在的市場不需要演員了。”
他很得意的彈了下手上的合同接著為秘書解惑,“她雖沒有流量,但她的獎項很有含金量。拿遍各大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演員給我們的太子妃作配,這本身就是最好的熱度了。”
這波他們是穩賺不賠,虞江這個影后,如果在他們的電視劇裡出演配角,那就是從神壇上被拉下。
這樣的成就即使是沒有熱度,也是能給電視劇提高含金量的事。
就算虞江真的按照合約,成功在獨眼上有了八千萬的粉絲量,那更是好事一樁。
真這樣的話,他們的電影女主既有演技加持,又有獎項在身,還有了不錯的流量,可謂是完美藝人了。
陳文斌的小算盤虞江早就猜到了,宮佳楠回來後也反應過來怎麼回事了。
這次虞江其實就是憋著一口氣,她就是想驗證一下,專業度與實力,到底能不能比得上當下這些帶雙引號的演員。
宮佳楠認識她這麼久更是知道,如果她真的輸了,也許承諾給陳文斌的出演電視劇就是她告別演藝界的作品了。
虞江這樣要強的人,真要是給流量明星作了配,估計對角色塑造的信念感會大打折扣。
既然都知道虞江是怎麼想的了,宮佳楠必定竭盡所能助她達成所願。
可這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至少眼下的進展就不是那麼順利。
昨晚谷導轉發了虞江入駐獨眼的內容,關注谷導的人大多數都是電影愛好者,自然都知道虞江是誰。
不過作為導演,就算是個人盡皆知的名導,粉絲量也不會超過流量明星,谷導在獨眼的粉絲才不到三千萬。
一晚上都忍住沒開啟獨眼APP,清晨宮佳楠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檢視賬號關注人數,以及唯一一條內容下面的評論。
粉絲量一夜漲至八百萬,這種熱度出乎意料的好,但也是虞江多年來兢兢業業專注表演事業應得的。
為了儘可能多的吸引關注,宮佳楠建號伊始就設定了非粉禁止評論。
現在再看評論也是兩極分化,一部分人是看過虞江電影的歡迎她入駐獨眼,另一部分則是痛斥虞江不應該在獨眼開號的。
【虞江終於來獨眼了!歡迎歡迎!希望姐姐的下一部電影能在國內上映啊!】
【第一次看虞江的電影是《河慼慼》,看完好久都沒緩過來。只要是虞江的文藝片,就都有這種魅力,當之無愧的好演員!】
【永遠記得那抹隻身走向戰火中的倩影,五年前看的片子,現在提起依舊心頭一緊。】
支援和追憶虞江某個角色的評論佔了有一半,基本上每個她的角色都有人記著,這給了宮佳楠後續運營賬號有了新啟發。
【虞江都開始玩獨眼了?說點什麼好,自甘墮落……】
【還以為虞影后是演藝界的清流,沒想到,這是想當娛樂明星了?】
【文藝片不掙錢,在獨眼吸粉,隨便接個代言都比認真拍戲一年掙得多。都要生活,理解,但不支援。】
【哼,獨眼是什麼性質什麼受眾群大家都知道,顯而易見,這是演夠戲,開始琢磨生財之道了。】
【在獨眼建號,等同於把演員本人暴露在大家眼皮底下。虞江主動放棄演員應有的神秘感,這麼做就是自廢武功。】
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