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屋裡,朱允炆真想矇住被子大哭一場,如果是輸給雄英,他沒話說,輸給允熥,他實在不能服氣。
正在他傷心欲絕的時候,朱標命人來叫他。
朱允炆沒精打采往外走,呂氏攔住他,輕聲說道:
\"振作起來,還有機會,千萬別惹你爹生氣!不是還沒封允熥嗎?到時候也給他封個王,你倆就又平起平坐了。這個時候最要緊的是寵辱不驚,先回去洗把臉,別讓你爹看見你哭了。\"
朱允炆彷彿沒聽見,自顧自往外走。
呂氏臉都氣青了,兒子自打出孃胎以來,這還是頭一回。
朱標坐在椅子上,一眼就看到兒子臉上淚痕,問道:\"你怎麼啦?為什麼要哭?\"
朱允炆流下淚來,\"兒子不想去鳳陽。\"
朱標語氣明顯不悅:\"去不去鳳陽不是由你定的,也不是由我定的,是爺爺定下來的。你告訴我,你為什麼不肯去鳳陽?\"
呂氏站在門外偷聽,臉都嚇白了,想進去卻又不敢進去,在這個當口,兒子如果一言不慎,就會惹惱了太子,那可不得了了。
和皇家的禮制比起來,父子、夫妻算得了什麼?
天家最無情。
楚王生母被賜死,求屍體而不得,捧著一條腰帶哭著走了。
最小的伊王,一生下來生母就被賜死了。
正慌亂間,突聽見允炆說道:\"兒子不稀罕當什麼淮王,兒子只想留在南京。\"
呂氏心中大叫不好,看來兒子的確氣糊塗了,說這樣的話可是犯大忌的!
呂氏果然聽見朱標語氣不善:\"你留在南京是想幹什麼?\"
照以往的經驗這是要發怒的前兆。
呂氏的心懸在嗓子眼,真想衝進卻將兒子拖走。
又聽見允炆說道
:\"爺爺六十好幾了,爹身體也不好,還要起早摸黑看奏疏,兒子怎能待在鳳陽安心享清福?兒子想留在南京,天天侍候爹和爺爺,陪爺爺說說話,哄爺爺開心。″
\"平常老百姓家都是祖孫父子兄弟團聚一處,共享天倫之樂,為什麼咱們家偏要天各一方?我要去求爺爺,別讓我走了。\"
呂氏沒料到兒子無師自通,說出這一番入情入理打動人心的話來,心中大喜。
繼續豎著耳朵聽,過了好久,才聽見朱標說道:
\"我兒,咱們家是皇家,怎麼能跟平民百姓家比呢?不管怎麼說,鳳陽你是非去不可的。這是國家禮制,連爺爺也是身不由己。\"
呂氏又聽見允炆哭道:
\"兒子何嘗不知道這個理?可是兒子實在放心不爺爺和爹。爹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兒子嚇傻了。萬一爹有個好歹,兒子可怎麼活?\"
長久的沉默之後,聽見朱標說道:\"死生有命,你不用操這些閒心。\"
又聽見朱允炆大聲哭泣。
\"這怎麼叫閒心呢?兒子去了鳳陽後,爹一定要聽太醫的話,早晚兩頓藥按時吃,不可忙起來就忘了。\"
\"再有,爹也是上了歲數的人,萬不可太過於勞累了,該歇的時候就要歇,萬不可逞強。\"
\"兒子是個最沒用的人,幫不上爹一丁點忙,只能祈求老天保佑爺爺和爹無病無災,長命百歲,哪怕讓我少活幾十年也好……\"
呂氏聽見朱標也哭了。
\"去吧,去吧,別說這些有的沒的。自古男兒志在四方,一輩子守在父母跟前,能有個什麼出息?\"
\"你看你二叔封在西安,三叔封在太原,四叔封在北平,桂叔封在大同,連你權叔年紀小小的,也封在大寧邊遠苦寒之地,出門就是蒙古韃子的明槍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