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何時有這個意思?”李世民更納悶了。
見陛下還沒反應過來,還是房玄齡再次接話解釋道:“陛下雖然未有對群臣有這個意思,可今日對南海郡王之舉,不恰恰讓人誤會麼?
不管世人從哪個方面看,南海郡王都是有大功的,就因為對方讓封地內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研製出了更犀利的武器,來保衛百姓的好日子不被侵略。
以這樣的理由去懷疑他,甚至要文武緊急想對策,似乎對方馬上就要打來一般。
敢問陛下,此舉如何不讓群臣心寒?更何況宰輔們大多都是武德朝舊臣,本就心中惴惴不安,陛下此舉豈不人人自危?”
“朕……朕……真是豈有此理!”李世民再次一拳捶在御案上。
他想說他沒這樣想,可房玄齡都揉碎了和他分析,換個角度,他還真就是這樣!
“所以陛下,您就是對南海郡有看法,也不能以對方武備過人,對方治下繁榮這樣明顯表功的議題來商討。
當然如果是商討怎麼學習這樣的經驗,那肯定是沒問題的,可看您的當時的意思,那可不是如此,也難怪人人自危!”房玄齡再次道。
李世民承認,自己確實著急了,有欠考慮,當即起身,向房喬二人請教:“是朕思慮不周,只是現下該如之奈何?”
房杜二人對於李二的表現相當滿意,能聽人勸,敢於認錯,不愧是他們選的明主。
面對李世民的問題,房玄齡當先道:“陛下,縱然您對南海郡如何介懷,目前都只能以安撫為主,蕭相有一點沒說錯,突厥西域的事都迫在眉睫,哪裡還能挑起內戰呢?”
杜如晦也道:“正是,而且從宿國公的敘說來看,南海郡王並未有對大唐不利的想法。
甚至歡迎我大唐派博學之士,前往學習參觀,甚至冼由統領本身也未有隱藏之舉,反而坦誠相告。
如此種種,可不像一個心有野心的人所能做出的事,捫心自問,滿朝文武,易地而處,怕是少有能做到這一步的吧?”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杜如晦說的是對的,自己一上來就搞個林塵威脅論,似乎是有些過了。
其實這也不全怪李世民,沒想到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其實還是當初林塵對他的影響力在作怪。
他還是秦王時,可沒少往林塵家跑,自然比其他人更瞭解林塵的神奇和才學,同時林塵可是給他畫了不少餅。
雖然是畫餅,可聽著就像是真能實現一般,他當政後,雖然沒沒有按林塵那一套去做,可心裡卻沒忘。
如今聽到林塵一步步將當初說的東西一一實現出來,這才讓他慌了,讓他方寸大亂。
“那為今之計,朕該如何做呢?”李世民再次請教。
“既然只能安撫,陛下當下旨嘉勉,同時或許我們真的該派一對大德之士,前往南海郡瞧瞧看看,同時也探探南海郡王的態度!”房玄齡道。
杜如晦也接話道:“於此同時,經過兩年休憩,我大唐也算是恢復了些許元氣,對於草原上的事,縱然不立馬出兵也該謀劃起來了!”
李世民吐出一口濁氣,喟然一嘆,“那便就依兩位先生的,只是這使者該派誰去呢?”
李世民其實心中隱隱有點擔心,他真怕人一去不回了,如韋挺、王珪一般,近一年他都沒收到兩人來信了,不僅如此,他還探聽的,兩家有不少族中優秀子弟都前往了南海郡,這代表著什麼,自然不言而喻。
“陛下,臣願往!”一旁的李績突然出言自薦。
“陛下臣也願往!”其餘三人俱是請命。
這場景倒是李世民樂見的,只是總不能大家都去吧,最好文武各去一個比較好。
房玄齡善謀,杜如晦果斷,兩人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