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陸誠用心經營遼南四衛的時候,遼東其他各地卻是並不平靜,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錢再給遼東的將士們發放軍餉了。
熊廷弼一再向朝廷申請糧餉,可朝中大臣們卻一直推三阻四,並不想再繼續給遼東提供糧餉。
與此同時,朝中一些官員也認為熊廷弼只知防守,不知進攻,徒耗錢糧,愧對朝廷的信任。
也就在此時,遼東巡撫王化貞向朝廷上書,建議用百萬帑金,極力款待蒙古人,與蒙古人合兵一處,一同進攻後金。只要能夠徹底解決後金,以後就不用再長期養著遼東的十幾萬兵馬。
朝中有不少大臣正在反對熊廷弼,此刻也都站出來支援王化貞的策略。
於是,朝廷拼湊出來幾十萬兩白銀,派遣使者前往草原,面見草原上的林丹汗。
林丹汗此刻正是缺錢的時候,見到大明送來的銀子,立刻就收下了,還承諾會派出40萬大軍幫助大明攻打後金。
這個訊息傳到京都,立刻引起朝堂上的震動,許多官員都是興奮起來,喊著要一戰平遼東。
為了確保勝利,朝中不少官員還建議,從全國各地再次抽調兵馬,全部集中到遼東,會合草原上的蒙古大軍,一舉平定建州女真。
訊息傳到遼東,熊廷弼也是一聲長嘆,他深知現在還不是和女真決戰的時候,可朝堂上下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便是熊廷弼不想開戰,也無法阻止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天啟皇帝下令,讓全國各地的衛所調集兵馬北上,由遼東巡撫王化貞統一指揮排程。
此時的後金,經過這半年來的休養、發展,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去年在遼東接連碰壁之後,努爾哈赤轉變了發展策略,一方面繼續壓迫李氏朝鮮,從李氏朝鮮搜刮各種糧食物資。另一方面,努爾哈赤和草原上的科爾沁部進一步加強往來,近期已經正式結盟。
同時,藉助去年的草原天災,後金也收攏了一大批逃亡過去的草原騎兵。
有了足夠的兵力和糧草之後,後金也在醞釀著一場新的戰爭。
不過,這次後金的目標卻並不是遼東,而是林丹汗的察哈爾部。
如果後金能夠吞併察哈爾部,就可以對遼東形成東、北、西三方面包圍,甚至可以在關外截斷遼東與關內的聯絡。
陸誠得知這些情報之後,也是有些無奈,以陸誠現在掌握的兵力以及武器裝備,還無法在野戰上對抗後金大軍。
如果是守城戰,遼南四衛的任意一個城池,都不是後金能夠攻下的。
但要打野戰,陸誠手下的基本還都是步兵,並不能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想到此處,陸誠一邊讓後勤方面加緊對新式火器的生產,一邊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後金如果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肯定打不過。大明軍隊如果北上草原,與後金開戰,必定會被後金的騎兵逐步消滅。
萬一發生最壞的情況,遼東損失大部分兵力,後金又吞併了科爾沁和察哈爾部,陸誠這邊與關內的補給線就可能受到威脅。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陸誠又多派了一些人手下江南,儘可能多的購買船隻,打通一條海上運輸線,透過渤海加強金州衛與登州府的聯絡。
當然,這些只是做好最壞的打算,陸誠也會盡量給後金製造一些麻煩,讓他們無法全力攻打察哈爾部。
必要之時,陸誠也會讓特戰隊帶著新式步槍出馬,伺機暗殺掉後金的一些高階將領,甚至直接幹掉努爾哈赤,為自己的發展爭取時間。
時間一天天過去,從各地調派到遼東的兵馬,也在逐漸向著關外匯聚。
然而,此時大明各地的衛所早已糜爛不堪,各地的遷戶所吃空餉的情況也早已經超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