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話紅蕖卻是沒說出口。她私心裡是不希望陶君蘭真變成一個狠毒的人的。
陶君蘭又怔神了一陣子,便是擺擺手:「紅蕖你去歇著吧,熬了一宿也別再撐著了。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幫我做呢,這時候你可不能再倒下了。」
紅蕖忙應了,不過她也著實是熬不住了,當下也顧不得別的,便是退下了。
陶君蘭便是繼續用飯。不過最後將一碟小花捲全都撕成了碎面片之後,她也沒將飯吃完。待到一旁服侍的丫頭看不下去了提醒了一聲,她這才回過神來。看著自己碟子裡堆成一個小堆的面片,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推開吩咐一句:「拿去餵魚罷。」
小丫頭便是捧著碟子下去了,陶君蘭喝了半碗粥,又吃了些小菜,覺得飽了之後便是擱下了筷子。隨後朝著一旁服侍的丫頭道:「準備衣服,我下午進宮一趟。」
不管是進宮報喜也好,還是去看拴兒也好,她都該進宮一趟了。說起來,也是有些日子沒進宮了。雖說李鄴不在,她打算閉門過日子,不過卻還是要隔幾日就進宮一趟的。不管怎麼說,不見拴兒她是捨不得的。
而且,她還有另外的打算。
且不說陶君蘭這裡焦頭爛額,只說那頭皇后在宮裡同樣也是心情不大痛快。
最近關於康王的流言不少,其中最多的,還是多說康王太過懦弱,沒有太子的氣概。畢竟,這隨軍出征,坐鎮中軍穩定軍心的事情,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太子去做的。其實,也只有這兩個人才有這樣的資格。
皇帝自不必說了,年歲畢竟上去了,而且每日也要處理大小事情,抽不開身去。這個時候,作為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康王,的確是該站出來的。
皇后其實也很明白這一點,只是她卻依舊捨不得讓康王去冒險:可不是麼?現在這樣的情況,又不是當初一個不小心就要被人奪走一切的情況,又何必再那樣冒險?其他的皇子不成器,皇帝最寵愛的端王又是註定了不可能有任何可能的。不管怎麼樣,最後做太子的肯定只會是康王。所以,何必呢?
至少,皇后實在是想不出任何值得自己母子兩個再冒著這麼大風險的理由。
所以,即便是外頭流言四起,皇后也真沒打算過讓康王出征。反正端王已經去了,康王再去也不過是多此一舉罷了。倒不如趁機在京中表現得好些。
真正讓皇后頭疼的,是皇帝的態度和民心所向。
皇帝對康王不滿,就意味著說不定皇帝將來會動了別的心思——畢竟雖說其他皇子不成器,可到底也是皇帝的兒子。尤其是,還有皇子沒成年呢,將來也說不定就被皇帝培養起來了。
再則,若失去了民心,只怕將來即便是即位了也坐不穩江山。
皇后能走到今天,憑的就是未雨綢繆的心思和狠辣的手腕。所以如今皇后就在想,能有什麼法子能一勞永逸,或者說是永絕後患?
只不過,一時之間皇后卻是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罷了。畢竟,能堵得住一兩個人的嘴,難道還能堵住了全天下人的嘴巴?
皇后最後招來了自己的親哥哥,悄悄吩咐了一番:「儘量不要讓那些流言傳到皇帝耳朵裡。再讓康王好好表現表現罷。另外,好好查查,到底是什麼人在散播謠言!」
最後,皇后在宮中也下了禁令,不許任何人談論宮外那些謠言。在皇后看來,這個法子雖然最無奈,可也是最有效的——皇帝天天都在宮裡坐著,只要旁人不說,他自然是無從知曉這些流言的。只要不知道,不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為了康王的事兒操心,皇后自然也就難免的忽略了其他的事情——比如陶君蘭進宮的事兒,和康王府上那些姬妾的事情,以及武王和莊王的一些動靜。以及……邊關戰場的一些動靜。
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