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說給她自己聽的,也是說給李鄴聽的。
李鄴聞言笑了一笑,然後點點頭:「嗯,正是如此。」
「要不,順變替陶家平反罷。」陶君蘭想起自己的計劃:「你還不記得孔家?」
「就是那個當初悔婚的孔家?」李鄴記性倒是好,陶君蘭這頭剛一提起,他就知道說的是誰了。「怎麼,他們手裡有證據?」
「不,沒有證據。」陶君蘭笑了笑,聲音卻是有些發沉:「他們當年對陶家落井下石,卻是有人故意指使的。我們可以順著這條線往上查。」
最後,陶君蘭輕嘆了一聲,說出結果:「我父親是冤枉的,他是被王家做了替罪羊。父親當年雖然風光,可是到底根基太淺。比不上這樣的老牌世家,而且,父親他當時得罪了不少世家。就因為推行新政。」
陶君蘭這麼一說,李鄴也就想起了一件事情來;當年陶致勿的確是上過摺子推行新政的。因為當時土地全都在貴族世家手裡,百姓已是無田可種。而朝廷的稅收也是沒地方去徵。這個新政就是針對貴族世家圈地行為的。
當時,不少人都真針對了陶致勿。王家當時損失也不小,想來的確是動了手的。
而且,李鄴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或許陶致勿根本就不是被別人害死的,而是被當成了犧牲品去平息貴族世家們的怒火。畢竟,朝廷拿了好處推行了新政,可是面對世家貴族的怒氣,還是要安撫一二的。
若真是如此的話……李鄴忽然有點兒不敢想下去了。甚至有點兒不敢再看陶君蘭。同時心中更是默默的想,或許他該悄悄的去問問太后此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件事只怕不夠。」陶君蘭嘆了一口,見李鄴沉吟不言,便是又繼續說下去:「所以我尋思著,是不是將當年顧貴妃的事情——」
提起顧貴妃,李鄴的神色都是變了一變。陶君蘭見狀自然也就沒再說下去。其實她提起這個,也是有一點要幫著李鄴報仇的意思,另外當然也有些私心:只從顧惜受寵的程度來看,就知道皇帝對顧貴妃顯然是沒忘記的。
如今皇帝不再需要王家的幫扶,更不需要忌憚誰。若是這件事情揭露出來,皇帝自然是不會再放過王家。王家這些年對朝廷的貢獻和聲望,早在上一次鏢局事件中消耗殆盡了。尤其是皇后的那一番作為,也算是連帶著將皇后這麼些年來和皇帝風雨同舟的情分磨滅了。
王家若是再出事,皇后就算再來一次除服請罪,那也不會再有用了。所以,這一次王家的罪名一旦坐實,皇帝也不包容的話,那麼便算是徹底的沒救了。
陶君蘭覺得皇帝必然沒有那樣大的度量,更沒有那樣深的感情。對於親兒子,他都尚且能冷眼看著對方去死,對於一個不怎麼喜愛的皇后……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想起皇后說的話,陶君蘭有點兒想和李鄴說說。只是又怕說了惹得他難過,便是欲言又止。
倒是李鄴最終點了點頭:「這事兒我想想,橫豎這一次王家是撐不住了。」
李鄴這樣說,就代表就算不提起顧貴妃的事兒,他估計也是有把握的。既然他有把握,那麼陶君蘭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了。只道:「陶家的事兒——」
「嗯。」李鄴猶豫了一下,答應了陶君蘭。不管當年的真相是什麼,反正如今是必然要給陶家平反的,也要儘快的將陶家扶持出來,否則的話陶君蘭將來容易被人挑剔詬病。為著陶君蘭,這事兒也是勢在必行的。更何況,這還是陶君蘭心心念念想要達成的心願,他自然是要幫她實現的。
「孔家的人,你想怎麼處置?」李鄴忽然想起孔玉輝來。繼而忍不住的又想起了孔玉輝當年對陶君蘭下藥的事情來,若不是去得早,只怕陶君蘭就真成了孔玉輝的人了。心裡登時就有點兒膈應,不大舒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