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討論到最後,沒有任何共識和結論。列席會議每個人的背景和出發點都不同,面對如此複雜的話題,不可能快速達成一致。
第二個小時,討論的是「適應性時尚」專案是應該被作為一個獨立品牌進行孵化,還是應該被掛在集團現有的某個品牌之下。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導致討論的激烈程度更加白熱化。如果作為獨立品牌孵化,那就會非常吃資源,而且一旦孵化上市,就要做可持續運營的策略,這到底還是不是個公關專案?還是說要做成一個always-on的公關ip?如果掛在現有的某個品牌之下,那又涉及到品牌調性與產品定價。品牌調性要如何貼合,傳播主題要如何表達?產品定價更加複雜,零諾現有的品牌矩陣全是奢侈品牌和高階時尚品牌,如果產品定價以現有品牌為標尺,那麼這些產品只是為能買得起奢侈品女裝的殘障人群而做嗎?那整個專案的意義是否偏離其初衷?
兩個小時過去,就連這兩個話題都沒一個能達成跨部門的共識,更別提還餘三個完全未討論。
會議結束,宋零諾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寫這種繁亂如麻的會議總結。她先去請教梅森,梅森看著她嘆氣,不解宋零諾當初為什麼一定要自告奮勇接這個燙手活。上回專案啟動會議一開完,戴培敏就來找梅森說宋零諾的職商低,梅森護犢子,雖然知道戴培敏的意思,但堅決不同意她的說法。戴培敏沒話講,示意梅森自行指導宋零諾做這個專案的總體協調員。
事已至此,梅森只能說:「你把會議的各方觀點梳理總結一下,寫明專案進度滯後情況,會議中沒辦法達成跨部門共識的事項就能做決定的老闆。」
宋零諾知道該怎麼梳理總結各方觀點,但不知道該哪位老闆做決定,又問:「請問哪位老闆能做這些決定呢?」
這個問題把梅森也問住了。按梅森的想法,這個專案是戰略牽頭,那最終決策人順理成章應該是許宗元。但許宗元單方面做出的決定,姜闌和何亞天能買帳嗎?姜闌和何亞天手下的人能按許宗元的意思繼續推進嗎?那不就又回到了此刻的困境?
梅森只能建議:「你同時三位老闆吧。」
宋零諾謝過梅森,回去認認真真地寫了會議總結,然後在每一個要決定的事項之後都認認真真地了許宗元、姜闌、何亞天三人。
施謹接起何亞天打來的內線電話,「hi, chris」
何亞天說:「你們eric要約我和姜闌吃飯,他要幹什麼?」
施謹說:「你沒問問林評嗎?」許宗元要幹什麼,又不可能告訴她。
何亞天說:「你要我去問一個連該訂哪間餐廳能讓我和姜闌覺得舒服都不知道的愚蠢助理嗎?」林評發出來的餐廳名稱和地址,是讓何亞天看了就要翻白眼的存在。這人比他老闆更加不瞭解長年做xury的人的生活方式。
施謹笑了。
何亞天繼續:「所以eric到底要幹什麼?你別打馬虎眼說你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你搞不定的老闆。」
施謹心說今非昔比。許宗元這個老闆,她搞定了,但又沒搞定。可惜施謹無法對何亞天解釋詳情,她只能說:「他應該是想和你們開誠布公地聊一聊,找到三個部門都能認可的專案決策方式。」
宋零諾發出的郵件大家都看見了,那麼多要決定的事項,每個事項屁股後面都跟著三位老闆,簡直像是世界名畫。
何亞天說:「哈。」
開誠布公?這四個字是最大的笑話。如果許宗元認為靠一頓飯就能獲得專案的決策權,那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
林評手上在忙著貼發票,看到施謹的電話,直接按下擴音。他壓根沒留意到許宗元剛好從辦公室走出來。
施謹的聲音透過擴音傳出來:「許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