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使者總算是爭氣,他們繞過呂宵戕的防線,直接找到了炎黃族朝廷高層,花了讓他們肉痛的代價之後,炎黃高層終於直接以聖旨將呂宵戕給召回了赤兔城,放過了望江城中的二十萬大軍。
而那個時候,被圍在城中的二十萬大軍因為缺少口糧,已經餓死不下八萬人,剩下的十二萬人,之所以可以熬過這長達三個月的圍困,是因為他們吃著死去戰友的屍體,這才終於熬了過來。
不過等這十二萬人回去之後,有超過一半的人完全的廢了。不是修為被廢,而是精神
極度的飢餓,極度的絕望,極度的矛盾,以吃戰友的屍體活下來的這些人,大多精神崩潰。
所以讓東胡三部大汗捶胸頓足的後悔不已,早知道攻下望江城就算了,幹嘛要屠城呢?屠城就算了,幹嘛要傻了吧唧的留在望江城呢?留在望江城就算了,幹嘛在三面被圍的時候,還不從最後一面跑呢?結果,族人被呂宵戕報復性的屠了十萬,而二十萬大軍餓死八萬,花了極大代價贖回來的戰士,有一半直接成了廢人。
到了後來,三部大汗才聽說,炎黃族高層之所以讓呂宵戕放過望江城中的東胡大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極大,最後以一句“放廢人回去,比全殺掉更合理”這樣的理由,說服了呂宵戕。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東胡族本來是個可以全民皆兵的種族,不管男女,只要是成年,健康的族人,騎上馬背,就是一名合格的戰士。結果這十二萬人回來後,就直接多出七萬多仗不能打,事不能做,整日精神恍惚無所作為的廢人。
最糟糕的這些廢人是算是“工傷”,說起來還是“英雄”。
三部大汗是殺不能殺,管無法管,鬱悶的吐血。其中一部大汗,因為這次進攻是他一力主張,後來屠城和留守望江城也是他的主意,所以被另外兩部大汗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吐血三升,一病不起,不到半年就領了便當。
此戰之後,東胡族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除非可以一戰將呂宵戕給滅了,否則就要當東胡族和炎黃族沒有仇恨,要攻城拔寨可以,要搶糧燒屋可以,但千萬不要屠殺百姓。否則呂某某這個瘋子,可以做到殺一還十,甚至殺一還百的地步。
這也就造成了最近這十年來,赤兔城以西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局面。
那就是每年東胡族頻繁活動的九月到十一月,赤兔城以北的炎黃族人就在自己的家門口準備好糧食,放在門口,而東胡騎士們衝到村鎮之中後,一不殺人,二不毀屋,拿了糧食就走了。
等於是這些炎黃族人在交保護費一樣的結果。
還好,炎黃族因為擁有豫州和荊州這樣的產糧大州,所以對於其他幾州百姓的賦稅相當的低,住在赤兔城以西的這些炎黃族人就算交些保護費,也不會生活困難。事情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雙方變象的妥協。
東胡族打不過赤兔城,對於炎黃族的大本營,沒有直接的威脅,而炎黃族也無法征服生活在遼源廣闊的東胡草原的東胡族,畢竟炎黃族的敵人不是東胡族一家,要是所有兵力全都投入到東胡草原的話,其他地方可就要遭殃了。
另外赤兔城以西,除非是延著瀾滄江修出一個長城來,否則也不可能阻止東胡騎士千人以下部隊的進入,而瀾滄江以東,赤兔城以西這一片區域,生活環境並不差,要不是有戰亂的話,甚至可以說是個不錯的生活居所,所以炎黃族人也沒有放棄這一片地區的打算。
最後,在呂宵戕的強勢之下,就形成了這般古怪的狀態。
望江城,在十年前那一戰之後,早已經被修復,並且根據當時發現的弱點,得到了加強。
城門樓上計程車兵有些心不在焉,還有一刻鐘就是換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