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趙青給出的補償,絕對是遠遠超出了村民們的損失,分明是一種慷慨的賜予!
“大概……不下於十億錢吧……”
雖然過去只是在劍爐的打鐵鋪子裡幹活,後來又一直跟著趙四先生行事,趙一沒什麼獨立當家的機會,但他畢竟也是在外闖蕩了十數年的宗師,稍作盤算,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被石球這無妄之災殃及了一次,不但沒有死傷,反倒是一夜暴富,就此改變了人生與命運,成為世人所豔羨的物件!”
“這樣的離奇之事一旦傳揚開來,自然會有無數人也心生渴望,巴不得自己遇上這般的‘好事’,從而對我們日後的行動抱以期待,不再抗拒下一次‘石球’的到來,甚至主動地去迎接它,為它的通行提供便利。”
“而那些長陵城裡的人,就得不到這樣的利處了——畢竟,朝廷不可能讓我們大搖大擺進去賑災。他們所受的損失,也只能由元武等人組織進行有限的救濟,兩相一對比,自然便體現出了巨大的落差。”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秦之官府不但沒法保障國都子民的安全,事後的補償與安撫也遠遠及不上我們。”
“長久下去,民心自然會發生動搖,對於元武皇帝的怨念與不滿,亦會隨之滋長。”
“無論到哪兒,最底層、最廣大的百姓們,都只會認一個很簡單的死理——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誰能讓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活得更輕鬆、更有尊嚴,誰就是好人,就該被支援。”
“十億錢,聽著是很多,但用來收買人心、製造聲勢,卻是再划算不過了。”
近些日子,因出身普通、深知民間疾苦,認定各朝的帝王將相均不是什麼好東西,故而對理想社會抱有極大憧憬,經常在電臺廣播中收聽相關治國理念的趙一,眼界思維亦是開闊了許多。
深入思考鑽研、轉換到了新的分析視角後,他已然能夠窺見一些佈局與謀略的微妙之處,不再只是侷限於修行與劍道上的高明,此刻娓娓道來,亦是頗有幾分見地。
“只是,倘若元武遷怒於這些無辜得利的民眾,非但收繳了分發出的財貨,更兼封鎖資訊、羅織罪名,將其打成叛秦的奸細,投入到獄中審訊,又或者發配至苦寒之地去服重役,這豈不是害了他們?”
“以元武初年間,對無數牽扯到巴山劍場的宗派、朝堂官員、甚至軍隊進行的殘酷清洗,無數典籍被付諸一炬來看,長陵皇宮的那些人,並不忌憚用出如此狠辣的手段,以殺戮平息所有的不滿與反抗。”
“秦法嚴苛,隴西、北地、九原、雲中、月氏等地,被罰判服役、謫戍的囚徒之數,幾不下百萬,再添上幾千人、幾萬人,也不會顯得太過突兀,很難激起什麼水花,只要事後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即可。”
不遠處,身形嬌小的趙四扛著另一個大袋子,邊走邊往路邊的房屋裡扔著東西,同時分心二用,聽著趙一的回答,亦是出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青姐,對於這個問題,你應該有解決的方法吧?”
儘管對此次石球襲擊與散財的行動過程都深表讚歎,覺得這場淋漓酣暢的報復,實在是發洩出了自己心中積蓄了十數年的鬱結之氣,國仇家恨亦是得到了些許的慰藉,可她還是不免有些擔憂後續的連鎖反應。
很多時候,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必須得多考慮一些意外的情況,以及相應的預案。
誰也不能保證,元武、鄭袖等大秦的統治者,是否會因這一連串的挑釁與攻心之舉而徹底失去理智,作出各種瘋狂的舉動來。
到時候,遭殃的只會是天下間的普通百姓,這有違他們起初的意願。
至今仍搞不清趙青是哪一路人,卻願意帶領劍爐弟子與之合作,趙四真正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