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容閎不願意放手,你拿他一點法子也沒有——他是美籍。
到了這個地步,除了自廢武功,已經沒有更好的路子可走了。
“留美幼童”雖半路夭折,但關卓凡認為,這個計劃的初衷極好,縱有難度,經過適度調整,還是很值得在本時空再次實施的。
歷史的教訓必須記取,換了我,該怎麼做呢?
*(未完待續。)
PS: 大約會有書友抱怨本章“水”——獅子承認,確實是枯燥了一點兒,抱歉。下一章開始,就會比較有趣啦。
*
第八十七章 女人出頭天
首先,留學管理層——“駐洋肄業局”的“總辦”、“幫辦”,必須統一思想——出去之前就要秉持相同的“辦學方針”,而不是出去之後再慢慢兒地磨合。異議者,再能幹,也不給插手這個事兒的機會。
就是說,本時空,容閎之流是不可以碰小留學生了。
對外,直接和美國政府打交道;對內,一切交由利賓負責——這個,上次利賓陪“南非花旗礦業公司”候任總經理拉克魯斯到天津來的時候,關卓凡已經交代過了。
其次,是宗教信仰的問題。
關卓凡對美國人說,中國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中國現階段的國情,嗯,你們懂的,如果小留學生們改宗洋教,必然失去政府高層的信任——“政府高層”,呃,可不止我一個人哦。如此一來,必危及甚至破壞整個小留學生計劃。這種因小失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兒,絕對不能做。
美國人承認關卓凡說的有道理,雖然不情不願,但在關卓凡的堅持下,還是同意把這一條寫入“備忘錄”,承諾不對小留學生做任何形勢的宗教灌輸,並同意,如果發現小留學生改宗洋教,中國政府立即予以召回,美國政府不持異議。
再次,是住宿的問題。
關卓凡認為,初到美國,將小留學生分散到當地人家住宿,依然是有必要的——這對於小留學生儘快跨過語言關,有著不可移替的作用。但是,負責接待的人家,要好好挑選——說到底還是宗教的問題。美國人並不是都信教,信教的也不都是狂信徒,總能找到合適的人家——不信教,或者雖然信教、但對於“傳播主的福音”態度溫和、不以為甚。
到了禮拜天,就將小留學生集中起來,或者補習中文,或者進行遠足、郊遊之類的集體活動——這樣。接待人家就沒有機會帶他們去教堂做禮拜了。
事先,要對小留學生和負責接待人家都做足夠的“國情教育”。小留學生們不消說了,主人家那邊,至少要教他們明白。除了不好隨意“傳播主的福音”,一見面就抱著中國來的的孩子左啃右啃,呃,也是不大合適的。
跨過語言關之後,就改為集中住宿。
適當調整“中學”課程。要想出法子,使之變得更加有趣、生動——至少在形式上。這樣,相較於“西學”,不至於叫小留學生感覺到過大的落差,不至於產生逆反心理,出現原時空留美幼童“厭棄儒學”的情形。
關卓凡打算在這上面很下一點功夫,說不定,能以小留學生的“中學”教育為突破口,找到一條可以行之於國內的“教育改革”的路子呢。
意義重大,意義重大。
如此這般下來。這個小留學生計劃,應該就不至於如原時空那樣半路夭折,而是能夠始終其事了。
關卓凡不排除,小留學生計劃,還會遇到眼下估計不到的、原時空未曾記述的困難和麻煩,但是,他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後世的史家,對“留美幼童”計劃的必要性,是有爭議的,主要是覺得花費太鉅。見效太慢。
關卓凡認為,類似計劃,放到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