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馬關海峽警戒。在登陸部隊到達之前,命令小倉後勤基地守備營派一個連,和小慄忠順大人一起,作為前鋒部隊,先行進入小倉城。
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是因為登陸是要花上一段時間的,現在雖然不知道小倉藩小笠原忠乾等人跑到了哪裡去,但萬一就在軒軍兩個營登陸的這段時間裡,他們又跑了回來,那麼,小倉城可就不算中國人“收復”的了——這一出一入,大有區別,所以,佔個位先。
接見部下和小慄忠順的時候,表面上,關卓凡是非常平靜的樣子;實際上,內心卻波瀾起伏。
沒有想到,這個高杉晉作,如此大膽,如此機變百出!
更沒有想到,這個幕府,如此愚弱,如此無能!——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我的想象力極限啊。
周防大島打成了那個樣子,小倉口打成了這個樣子,那麼,藝州口、石州口兩路,會打成什麼樣子呢?
完全不可以樂觀,得做最壞的打算。
原先的計劃,小倉口拿下馬關;周防大島口控制瀨戶內海制海權;藝州口越過小瀨川,由山陽道攻入長州;石州口沿日本海岸,由山**攻入長州;然後,小倉口、藝州口、石州口三路大軍,會師於長州中部的山口城——長州藩藩治。
現在的局面,周防大島戰役失敗,瀨戶內海制海權易手,直接影響藝州口的作戰——補給線不靖,能在小瀨川相持住就不錯了,不能指望向長州境內深入;石州口方向,如果情報無誤,長州的主將是那個大村益次郎的話,幕府方面的主將、濱田藩藩主松平武聰——水準比小倉口兩個姓小笠原的傢伙應該高不到哪裡去,恐怕不是對手。
到時候,真正執行了原計劃的,很可能只有軒軍一家。於是整個長州,就全靠中國人來打了。
全靠俺來打也不是不行,可是條件,就不能是原來的條件,必須得好好地重新談過。
還有更重要的。
前文說過,小慄忠順計劃廢除三百大名,改日本為郡縣制,全部由幕府直轄。關卓凡因此想到:小慄忠順是否已有廢除天皇之念?
當時關卓凡的想法是,如果廢除天皇,日本的政治,即由天皇、將軍互耗的二元體制,變成將軍**的一元體制,日本得以實行中央集權,則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最大障礙將被掃除,所以,萬萬不允。
但現在關卓凡有了新的看法:即便沒有了天皇,這個幕府愚弱至此,也絕對把握不住整個日本!
周防大島、小倉口兩場敗仗,幕府虛弱無能的底子暴露無遺,如果藝州口、石州口再敗,幕府的最後一點威權,便會徹底煙消雲散。這種情況下,假如沒有天皇,中國又不插手,日本會變成什麼樣子?
關卓凡的心跳加快了。
長州藩、薩摩藩,隨便那一家,都能憑一藩之力推翻幕府,可他們之間,絕對是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會甘居誰之下。原來大夥兒上面有個天皇,呆在天皇下邊,都沒啥可說的,可天皇不在了呢?
選總統?別逗了,“民選”這種東東,和日本人哪有一毛錢關係?
所以,妥妥的戰國啊。
根本不需要俺推波助瀾,三百大名自己就會殺得你死我活,直到再出現一個織田信長或者德川家康來。
當然,不能真把織田信長或者德川家康弄出來,誰頂不住了就幫誰一把,這個過程拖得愈長愈好。
火候終於差不多了,就主持“和平談判”:別打了,別打了,呃,你們組成“邦聯”吧,大夥兒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