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批裝備他們還沒來得及用就落到我們手上了!
“唉!”隨後黃建福嘆了口氣說道:“只可惜這些裝甲車都是輪式的……”
我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我們國家這時代的人對於裝甲車更偏重於像坦克一樣履帶式的,認為那種裝甲車的越野性還有防護性都要比輪式好……這一點的確沒錯,履帶式的裝甲車在跨越戰壕或是敵軍工事時的能力是輪式裝甲車沒法比的。
但是……
在裝備方面應該是“術業有專攻”,對於跨越戰壕之類的事有坦克去做嘛,裝甲車的主要作用還是搭載步兵為步兵提供掩護,所以更應該強調的是機動性……這一點履帶式裝甲車就沒法比了,輪式裝甲車在公路上甚至都能跑八十碼……再加上這時代的坦克火控系統還沒高度發展,打快速移動的目標有失準頭,於是輪式裝甲車的速度特性就更是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了。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裝甲車的裝甲普遍較薄,厚一點薄一點都受不了坦克、火箭筒甚至是高射機槍的掃射(德什卡式高射機槍發射穿甲彈可以在100m的距離內擊穿20mm的裝甲),那為什麼不增加機動性呢?
所以在戰場上有時並不是裝甲越厚就越安全,而是需要根據戰場上敵方武器的綜合效能,有針對性的使用一種最合適的裝備。
這也是我國現代裝備的92式步戰車就採用輪式的原因……反觀韓國號稱亞州最先進的k21履帶式步戰車……因為片面的追求火力和裝甲,結果就發展成了又像坦克又像步戰車的四不像,最坑爹的是下水之前必須要有幾分鐘的時間充氣,充完氣後兩邊就會鼓起兩個像癩蛤蟆似的氣囊……這氣囊也僅僅只是堪堪讓其在運動時能在水中懸浮,也就是發動機如果在水中出故障停機的話就要沉了。
於是這玩意在訓練時沉了兩輛,據說還淹死了一個兵。另一個,在戰場上誰敢保證敵人不會用機槍對準氣囊掃射,就算無法近距離用機槍掃射,那誰敢保證不會被彈片劃破……
因為我們的準備時間有限,所以就暫時把這裝甲車的事放在了一邊,只是交待了楊傑等人一定要把谷口給守好就再次把注意力轉移到了518。6高地上。
這時迫炮連已經在趙敬平的指揮下拿481高地和544高地的越軍小試身手了,就像之前我所預料的那樣……518。6高地與前兩個高地之間的距離正好是3公里左右,這麼一來越軍的輕型迫擊炮就全作廢了,再加上他們的重型迫擊炮不多而我軍所有的迫擊炮都是重型的……於是我軍迫炮連就很放心的打,偵測到一個火力點就打一下,似乎完全就是把越鬼子打著玩而他們卻毫無辦法!
當然,這其中偶爾也會有些越鬼子沉不住氣用重迫擊炮還擊……這一來就正合我意了,我軍十幾門迫擊炮的火力一下就全集中在那個暴露的位置一陣亂打……沒幾下越軍就被打得沒了脾氣。
但這些都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炮兵觀察員與遠端炮兵之前的協調和聯絡……
這時戰鬥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坂旺地區來……我們都把這518。6高地給佔領了,那越軍當然知道我軍的戰略重點是坂旺,既然越軍已經知道了,那我軍在祿平方向的佯攻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堅持……當然,必要的騷擾還是要的,目的是讓越軍無法全力回援坂旺。
於是,我軍很快就把愛店方向的炮兵團又調了一個過來……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有三個炮兵團指向了坂旺。
這可就把我們營裡的一眾炮兵觀察員給忙壞了,各種聯絡各種試射……他們這是乘著越軍援軍還沒上來的時間,就與遠端炮兵聯絡好,並把518。6高地的前前後後的死角以及炮火能覆蓋到的地區進行分塊並計算好諸元引數。
不用想……這為的就是做好迎接即將到來的越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