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52毫米副炮10門,名叫“夕月”號,是英國1887年下水地裝甲巡洋艦,不知道日本人是從哪裡買來後改裝的,因為改裝後有些超重,結果達不到17節的設計航速(和日本人以前的戰艦設計思路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跑不快這個缺陷對一艘襲擊艦來說可是致命的,這回後果表現出來了,當然日本人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也已經晚了。
又被報銷了一艘大型巡洋艦對日本人來說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對中**民計程車氣則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從這次海戰後,日本人的襲擊艦就從中國沿海銷聲匿跡了。
沒有了日本襲擊艦的干擾,孫綱開始放手實施他的大規模水雷戰計劃,將手裡的800多顆水雷(本來不到500顆了,天津機器局和北洋船政局水雷廠想辦法又趕製了300顆出來,目前還在繼續趕製中)全撒到日本人的家門口去。
既然日本人也學會佈雷了,那咱們就比比誰的數量多,質量好了。
日本人上次炸中“海灃”艦的那顆水雷明顯威力不足,“海灃”艦照跑不誤,如果是“海灃”艦中了自家的“頭獎”,早就沉了。
由於“海灃”艦的中雷被毀,李和被朝廷處分了個“戴罪圖功”,讓他和原來“海灃”艦上的官兵們一直抬不起頭來,孫綱倒是一個勁的拿邱寶仁的例子安慰他,可惜現在他手頭已經再沒有“金元”號這樣的炮艦了(邱寶仁官復原職又回到了“海寧”艦上,繼續管帶這艘小炮艦的是陳恩燾),這次因為要進行大規模的佈雷作戰和掃雷行動,孫綱從俘獲來的日本商船裡挑了多艘改裝出來大批掃雷艦(佈雷艦的角色準備讓兩艘魚雷巡洋艦來客串),成立了掃雷艦分隊,讓李和擔任掃雷艦分隊的隊長,因為這次“海灃”艦的中雷讓他心生警惕,一艘巡洋艦的損失目前來說還不算什麼,可如果四艘戰列艦有中雷的,後果可能就相當嚴重了,不僅會影響北洋艦隊的戰鬥力和士氣,還會給整個戰爭的程序帶來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
這個時代各國海軍已經有了“水雷捕撈器”以及“雙艦拖曳掃雷”的掃雷辦法,對於浮在水面上的水雷發現後就乾脆用艦上的機關炮予以摧毀,孫綱在掃雷艦改裝完畢後就讓李和先把自己家門口旅順大連和威海三處“打掃”乾淨,不然,“龍揚”中一顆倒不一定能沉,但影響可就太壞了。
不“掃”不知道,一“掃”嚇一跳,李和三天功夫掃出來八十五顆各式水雷,摧毀了三十二顆,看著這些日本人下的大大小小的“蛋”,孫綱不由得心驚肉跳,下令以後艦隊出海必須由掃雷艦開道,並發動沿海居民監視日本佈雷艦的動向。
這日本人的佈雷艦都是什麼時候過來的?
旅順和威海都有了,其它地方也保不準,孫綱想到這裡,擔心另外三支艦隊也不小心碰上水雷,立刻心急火燎地給他們發了電報,並將情況上報給了榮祿,不久,林國祥回電,說他們這裡很早就注意過水雷的事了,現在也經常用掃雷艦清掃航道,百姓們還駕著漁船自發幫助海軍掃雷,但奇怪的是一顆水雷都沒有發現,“甚可怪也。”他也很納悶為什麼北洋這邊掃出來這麼多,他們那裡一個都沒有。
很快,劉步蟾和方伯謙也分別回電,說他們也一直很注意掃雷工作,但也沒發現水雷,方伯謙還擔心是不是他們的掃雷具太原始了,“查此等掃除水雷之具皆為舊式,費時費力,貴處如有新式掃具,盼送一二”,那意思是讓北洋支援一下新的掃雷具再掃掃看。
孫綱得到他們的回覆後也很鬱悶,看樣子日本人算是和北洋較上勁了。
行,那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好了,你們能豁出去死,我們也能豁得上埋。
在緊張的準備工作完成後,孫綱和葉祖圭及水師眾將商討完作戰方案,率領北洋艦隊出發了。
由於這一次的行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