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的庫容,就免不了淹沒和遷移。”
公共工程的決策,同時也是決策者對於各方利益進行權衡取捨的過程。正是這句“免不了”,三門峽工程是否上馬的天平開始傾斜。
2月至6月,中蘇專家120餘人,行程12000餘公里,進行黃河現場大查勘。蘇聯專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門峽壩址。柯洛略夫說:“任何其它壩址都不能代替三門峽為下游獲得那樣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門峽那樣能綜合地解決防洪、灌溉、發電等各方面的問題。”
●1954:泥沙淤積問題的估算。
幾番起落,體現的是當時中央的兩難——渴望解決黃河下游的千年水患,但八百里秦川終究不是新生政權能輕易付出的代價。當時蘇聯專家要資料,中方提供了資料:透過水土保持,兼上游支流再建攔沙大壩,到1967年來沙可以減少50%,而三門峽的壽命則可維持50-70年;而到三門峽水利樞紐運用了50年之後的末期,來沙可減少100%(1954年《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設計技術任務書》)。
多年之後反觀歷史,眾多水利專家對於這個50%與100%的資料大不以為然——當時並沒有任何的模型和統計,近乎憑空一數字。
因此,連蘇聯人都不大敢接受這些資料,建議“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計得低些,是比較審慎的”。資料因此又被憑空攔腰砍一半,修改為25%與50%。
這雖然審慎但同樣沒來由的25%與50%,卻成為了解決泥沙淤積的依據。三門峽工程因此緊鑼密鼓進入下一個環節。
1954年4月,李富春副總理主持召開會議,決定在黃河研究組的基礎上,成立黃河規劃委員會(以下簡稱黃規會)。委員會設立辦公室,以配合蘇聯專家綜合組工作,下設十一個專業組,主要由水利部和燃料工業部的技術幹部組成,進行《技經報告》編制。
同年,蘇聯156項重點援建專案出臺,黃河流域規劃赫然在列。實地考察後,蘇聯專家組力薦三門峽方案,認為其解決防洪、灌溉、發電問題的綜合效益巨大。
當時西北局認為,在移民問題上西北確有困難,但只要方案確定,願在中央的領導下努力設法解決。從延長三門峽水庫壽命和便於移民工作等方面考慮,西北局負責人希望水土保持和支流攔泥庫的修建能同時進行。
1954年4月,國家計委決定,由黃河規劃委員會在蘇聯專家組的指導下,編制黃河流域規劃,即《技經報告》。同時,中央決定將三門峽樞紐大壩和水電站委託蘇聯設計。
1954 年10月,黃規會全面完成了《技經報告》的編制工作,選定了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為實施黃河規劃的第一期重點工程。《技經報告》指出:“在選擇第一期工程時,必須能夠解決防洪、攔沙、灌溉、發電以及航運等綜合利用任務。在黃河中游,只有三門峽是唯一能夠達到這樣要求的水利樞紐。”
紙面上的規劃令人興奮:三門峽水庫將蓄水至350米高程,總庫容360億立方米,設計允許洩量8000立方米每秒,黃河下游洪水威脅將全部解除;由於巨大庫容可以大量攔蓄上游來沙,從此經水壩洩出的黃河水將是清水,清水沖刷下游河床,最終將黃河這條“地上河”變成“地下河”——千年未解的治黃難題將畢功於此役。此外,巨大的灌溉、發電、下游航運等綜合效益前景,也令人驚喜。
《技經報告》確定三門峽水庫的正常高水位為350米高程,總庫容360億立方米,確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的主要功能是:將黃河(三門峽以上)千年一遇洪水由 37000立方米每秒下洩減至8000立方米每秒,並與三門峽下游的伊、洛、沁河的支流水庫配合運用,“黃河下游防洪問題將得到全部解決”。《技經報告》認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