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巴菲特對此沒有反對的意見,那麼迪斯尼公司才敢於向穆非提出合併收購的計劃。畢竟現在穆非也面臨著當年高得森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穆非也要退休了。
當聽完艾斯勒的意思,巴菲特閉上眼睛,很快的在腦海中計算了起來。計算這一次收購的成敗對他的最大利益和損害。
當然,巴菲特同時也對艾斯勒的大膽和勇氣而感到震驚。
要知道,此時的美國廣播公司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只擁有數家電臺業務的電視公司了。光下屬的電視臺就擁有上百家的ABC,可不是說收購就收購的。
不過不能否認的就是,現在的美國廣播公司也在走下坡路。公司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如果答應了艾斯勒的請求,一旦收購成功。自己手上所持有的美國廣播公司的股票必然會升值。
而升值之後是什麼?自然是為自己賺錢了。既然如此,巴菲特依舊還要顧念一下自己與穆非的多年以來的交情。因此才慢慢說道:“就我個人而言,如果迪斯尼公司收購美國廣播公司成功,那麼我將會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這家公司是屬於我的朋友穆非的,一切只有穆非同意,我才能支援。不過我可以讓你放心的是,只要穆非贊成你的計劃那麼我沃倫一定不會對你們多加干涉。我想你怕的也許就只有這個了。”
艾斯勒聞言果然大喜,然後信誓旦旦的保證道:“既然沃倫先生已經這樣說了,那麼我就有信心去說服穆非先生同意我們的計劃。”
遠在東方的趙文凱並不知道,只是一頓晚飯的時間,迪斯尼就得到了美國“股神”的支援。
前景堪憂。
第一百三十五章 “趁火打劫”還是“雪中送炭”
1994年,是臺灣各大商家集體進軍大陸的一年,除了幾個當局限制的企業,一般型的包括以及涵蓋了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產品一窩蜂的在內地攻城略地,而內地的廣告業務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興旺發達的。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國內的主要經濟發展地區就是廣州,然後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各大企業也逐漸的向全國各地進行輻射。在那段日子裡,受到國家政策影響而第一批奔了“小康”的廣東人被全國人民視為“時尚潮流的標杆”。
因此只要是說是廣東傳過來的商品,必定都是流行一時的緊俏貨,而那個年代大街小巷內是凡理髮店統統更名為“髮廊”,剪頭師傅也改名叫了美髮師,如果美髮師不會說幾句廣東話,那簡直就是砸自己家的招牌,生意鐵定的不會太好。
而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廣東作為“視窗”地區是最先受到國外各種資訊傳媒影響的前沿。而這部分影響,在初期的時候主要就集中來自臺灣。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受“中日睦鄰友好”大環境的影響,內地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見到留著“山口百惠”同一款式的髮型。可以說,那個時候國人被十年浩劫壓抑已久的豐富內心情感是被日本電影所鼓動起來,而那個時候的人們只是單純的想追求自己內心地渴望。就如同在沙漠中旅人。
突然見到一片綠洲時的感覺一樣。
九十年代,臺灣來的“臺商”是這個時期投資東南沿海地區地主力軍,而伴隨著“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等一些列的經典臺劇的出現。頓時在國內掀起了一股“追星”和“品牌”地意識風潮。
那個時期地臺灣企業自己地主要產品並沒有自己的品牌,很多企業都是為世界上著名的大集團的產品做代工。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內地的龐大市場空白和需求力。使得臺灣企業有機會生產自己的品牌。
在九四年這一年內。臺灣地泡麵。紅茶和綠茶茶飲料率先進入內地市場,擠佔內地的廣大市場。可以說,在當時,這兩種產品在內地的競爭也主要集中在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