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就不能再僅僅以個人一個“點”的視角,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地打下去。
他回到自己的營房當中,開啟自己的“黑匣子”――膝上型電腦,調出自己膝上型電腦當中儲存的朝鮮戰爭的整體資料。
現在是1951年4月中旬,按照戰史上記載的時間表,過不了多久,也就是1951年4月22日,朝鮮戰爭的第五次戰役就要打響了。戰紅鷹迅速地走到營房裡的朝鮮半島巨幅軍事地圖前,分析了美軍和中朝聯軍對陣的形勢。
在歷史上的第五次戰役當中,首長們原本確定了全殲美軍幾個師,拿下漢城的作戰目標,但因為作戰裝備的落後,最終沒有達到這一目標。
在戰紅鷹看來,中國陸軍英勇無敵,之所以後來沒有完全達成作戰目標,就是因為空軍力量相對較弱,沒有和陸軍“配合”上,志願軍等於是以陸軍對壘“聯合國”軍的“海空陸”一體戰,而空軍一直只能處於對於運輸線和後勤物資進行保護的被動局面,要想改變這一疲於應對的被動局面,積極主動的策應陸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必須大量的補充戰機,並把機場深入到朝鮮境內,從而能夠更好的配合志願軍陸軍達成作戰目標。
在此關鍵時刻,必須把空軍打擊的“拳頭”前伸,才能有效地發揮中國空軍的作用。但由於眼下“聯合國”空軍仍然佔據空中優勢,在地面上建立機場很容易被炸燬,中國空軍深入到朝鮮的“落腳點”應該選在哪裡呢?
思前想後,戰紅鷹還是把目光落在了妙香山上,上次戰鷹大隊曾經在人民軍空軍的妙香山秘密基地轉場,成功地奇襲了南非空軍的K-24機場。這次在第五次戰役之前,志願軍空軍如果能夠再次以妙香山秘密空軍基地作為中轉機場,不但可以策應志願軍陸軍的進攻,還可以不被敵機所發現,應該是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案。
戰紅鷹將自己的考量向中朝司令部彙報,要求再次“徵用”一次妙香山機場,得到了空軍首長的批准。讓他做好將機場轉場“前推”的準備。
與此同時,他又讓孟競負責,將上次在K-24倉庫截下來的B-29重型轟炸機,拆卸成零件,秘密地送往生產出“戰紅鷹版殲-6”的瀋陽飛機制造廠,讓製造廠的科技人員,抓緊生產出一批B-29重型轟炸機。
在戰紅鷹的心中,還有一個十分大膽的設想,在戰機研發方面,中國不僅應不斷研發升級自己的新式戰機,還要直接複製出一批與敵人一模一樣的“敵機”,這樣在某些關鍵時刻,可以用這些“敵機”執行特種任務。
戰紅鷹的這一設想很快就得到了落實。B-29轟炸機一到瀋陽飛機制造廠,很快就被科研人員給“技術吃透”,再加上此前科研人員已從戰紅鷹處得到了大量超越時代的技術資料。B-29戰略轟炸機很快就被仿製出來,在某些效能上,仿製的B-29重型轟炸機甚至超過了原型機。瀋陽飛機制造廠首批造出了10架B-29重型轟炸機,全部運抵安東浪頭機場附近的大孤山機場“潛伏”,作為秘密武器入庫,等到關鍵時刻再使用。
看來中國的科研人員也是天下無敵的啊!
受到鼓舞的戰紅鷹,又給瀋陽飛機制造廠的科技人員提供大量的資料。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戰機,中國的科研人員有很多都能夠仿製出來,在瀋陽飛機制造廠的秘密試飛基地當中,F-80流星戰機、F84閃電戰機,都赫然在列。猛進去一看,還以為進了美國的飛機制造廠。
戰紅鷹被中國科研人員所展示出來的強大實力深深地震撼了。
戰紅鷹暗忖:現在就是科研經費不足,否則,這些中國的科研人員能夠把全世界的先進戰機全部給“仿製”出來,但大批次仿製別國戰機顯然意義不大,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效能戰機才是王道,“克隆”別國的作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