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道:“丞相過慮,勝負尚未可知,安知不是蔣振華兵敗來投耶?”
操大笑,遂準備起兵來攻劉備。
劉備聞之大驚失色,手足無措。謀士陳登道;“袁紹虎踞冀青幽諸郡,帶兵數十萬,財雄勢大。不若寫書求救於其。”劉備道:“我與其向無往來。其安敢助我哉。”陳登笑道:“公忘記一人耶?此人與袁紹三世通家,若得其一書致紹,紹必來相助。”玄德大悟:“莫非是鄭康成先生。”陳登笑曰:“然也。”
鄭玄鄭康成乃漢末大儒,天下名士也。漢桓帝時,曾官至尚書。後靈帝十常侍時,怒其亂政,遂辭官歸隱於徐州。劉備遂登門,求其作書。鄭玄慨然應允,寫書一封於劉備。劉備命從事孫乾星夜前往袁紹處投遞。自忖道:“劉備攻滅吾弟,本不欲助之。然鄭康成來書,卻不能不前往救之。但恐蔣振華出壺口關襲吾後也,委實難決。”遂聚文武眾官商議。歷史上田豐、沮授事袁紹時,紹眾謀士中惟有二人深具戰略眼光,與荀文若、賈文和、諸葛亮、龐統、郭嘉等同為三國頂類謀士之一。其二人若在,必不會同意袁紹伐曹助劉。然其二人已事吾,其餘謀士如審配、逢紀、郭圖、許攸等皆只具戰術眼光,目光短淺,不足大用。其皆道:“袁公以眾克寡,以示擊弱,滅曹賊而扶漢室,此大義之舉也。應從鄭尚書所言,舉步與劉備同伐曹賊。”紹道:“汝等所言甚是有理,然則聞蔣振華令原呂布部將臧霸增兵一萬於壺口關,且趙雲、張遼所領十萬雄兵亦在太行征戰。隨時可急馳壺口以攻冀州。不得不防耳。”審配道:“明公勿憂。蔣振華亦世之梟雄也,定不會為曹操火中取粟也。吾料吾與曹操相爭,其必不會輕易助誰。其要平定黑山賊及北方胡蠻,數年內亦無力南下矣。吾料想其必會等吾與曹公分出勝負時,助強而擊弱也。主公只須遣一將駐紮於壺口關下以為牽制。然後派大兵伐曹即可。為防不測,主公可將軍屯於黎陽,若操攻劉備不利時可夾攻之,若劉備不可救則不可動。另亦可冀州有事時急速回援鄴城。”袁紹然之,遂令呂曠、呂翔兄弟二人領兵二萬,駐壺口關附近以防不測。另派審配、許攸、荀諶為謀士,顏良、文丑為大將,領兵十萬往屯黎陽,窺視曹操之後。
操聞袁紹兵至黎陽,雖不敢棄冀州而南下。但終乃心腹之患,遂罷兵以防不測。另派夏侯淵、曹仁等領兵亦屯於黎陽附近以備。卻說曹操在許都威權日盛,朝庭大小事皆先奏曹操,方告之天子。獻帝直如傀儡,亦無可奈何。獻帝欲收操之權,和國舅董承等密謀聯結忠義之士以除曹操,密付其衣帶詔以便行事。然事不密而洩。操大怒,將董承、王子服、太醫吉平等涉案人員盡皆滿門抄斬。遂帶兵入宮殺董承之妹董貴妃,又令心腹甲兵三千以充御林軍。至此對漢帝監視更加嚴密。操又聞劉備亦與董承等密通書信,參於謀曹。又起伐劉之心。遂與眾文武商議道:“今劉備亦參與叛逆,不可不誅之。然吾憂袁紹襲吾後也。諸群可有妙策。”
軍師戲志才道:“主公勿憂,袁紹乃無謀之人。且其謀士各相嫉妒,必不能成事。劉備久乃心腹大患。昔日吾亦勸告丞相早除之,只是不從。今亦一股作氣滅之以免後患。”操從其言,遂起十萬兵來伐劉備。
操大軍將至小沛時,忽大風吹折旗杆。臨晚下寨時,參軍毛介入見道:“今日大風吹折旗杆,丞相意主何吉光。”曹操道:“公意若何。”毛介道:“主今晚有敵劫營。”操道;“天報我知,劉備必敗。”
遂令將大兵分為九隊,只留一隊虛紮營寨,其餘八隊八面埋伏。是夜,月明星稀,玄德與張飛各引一軍前來劫營。止留孫乾守小沛。張飛領軍率先突入營寨,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玄德知不好,忙命撤軍。然而八面伏兵大起:夏侯惇、李典、樂進、曹洪、徐晃等圍殺上來。劉備原領之兵大部為曹操舊部,今見勢急,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