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的研磨紋理,在韓衝的眼中被無限的放大了。
韓衝發現,這些紋理在深淺程度上,都有細微的不同,應該就是這些不同,才使其在燈光的反射下,出現了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影像。
這跟之前的光影映圖還不一樣,如果說之前是因為自然的鬼斧神力,這一次完全是工藝高手的製作。
真心是不可多得。
這裡說一下銅鏡,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又稱青銅鏡,在遠古時期,人們以水照面,銅器發明以後,以銅盆盛水鑑形照影。
在《尚書》《國語》《莊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過古人“鑑於水”。而古語釋“鑑”字意就為“盆”,因此可以說盛水的盆(鑑),就是最早的鏡子,也是最早用來照面的。
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從殷商時代開始,就有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
商、西周和春秋時的銅鏡,在中國曆次考古中都有零星發現,而到了戰國始盛行,產量大增。
到了漢代的時候,由於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漢中葉後經濟的飛速繁榮,銅鏡製作便產生了質的飛躍,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後經唐宋時代兩次發展高峰。
一直延續到到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在古代的時候,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就像現在的玻璃鏡,幾乎每個人都要用。
同時它又是精美的工藝品,現在一些大博物館裡收藏的銅鏡,均是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
新書不知道大家看了沒,已經簽約了,科技營銷這個題材在起點還算比較新穎,沒有人寫營銷方面的小說,老武自認還算專業,希望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給點意見,投張推薦票,老武也只有大家的支援才能堅持在這一行。
拜謝大家!辛苦!(未完待續。。)
第460章 畢加索的畫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中是一個成熟和大發展的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由稚樸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也是銅鏡的鑄造中心,由北開始向南遷移的重要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銅鏡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礎上,有了突飛猛進的全面發展。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造的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
而到了秦漢,出土的銅鏡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製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
至於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
到了宋金元的時候,銅鏡的製作工藝就沒有什麼大的突破了,大多都是延續了漢唐的風格,只是多出了一些歷史故事銅鏡等等。
近些年來,收藏銅鏡的人也是在不斷的增加,價格更是逐年上升,一個品相不錯的漢唐銅鏡,拍出百萬的天價都屬正常,而一些有傳承的鏡子,更是在千萬以上。
如果誰能將那兩半破鏡重圓故事裡的銅鏡找到,恐怕單是以那故事背景,其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按照銅鏡的發展史,韓衝幾乎可以斷定,這塊銅鏡絕對應該是隋唐時代的,原因很簡單,佛教就是從漢末五代之後傳入到的中國,並且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發展。
能將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如此費勁心機的用銅鏡研磨紋路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