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坐馬車就想躺在棉花上,一點也不顛簸……&rdo;
&ldo;現在一點兒也不擠了,來的車走這道,去的車走那道,順暢得哩!&rdo;
&ldo;若是京城的路都是這般便好了!&rdo;
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也都是平整得不行,文人墨客皆賦詩稱讚,先是稱讚這路,最後一個點睛之筆,誇讚元武帝體恤民情,民有難,便整治。
報紙上便天天吹鼓這水泥路,沈興淮曾看到有報紙說是上天降福跡於人間,他無奈地想,那他那些日子天天在忙什麼,且嘆息,思想之變革總是任重而道遠。
技術的革新永遠比不得思想上的,報紙的出現只能說的開放了言論,可真正的思想革新又在哪裡。
且是此時,外國使團進京。
第125章 125
那是來自佛朗基的使者,之前在臺灣海峽一直攔截福州的船隻,福州的官員大驚,以為有外敵來犯,立即上報,並且組織軍隊,剛讓軍隊前去一探虛實,誰知那幾個佛朗基人就表示要同大周友好往來,要租借這臺灣島。
元武帝暗中思忖,且是先讓那佛朗基人進京。
如今報紙這般多,訊息傳得快,很快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洋人進京,旁人不知這臺灣之事,只當那外邦朝聖,乃是國家強盛之跡。
沈興淮計算了一下時間,按道理不應該啊,時間上來說有些早了,佛朗基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統稱,第一個侵略臺灣的應該是西班牙,只是後來被荷蘭殖民者打跑了。
但此時按照後世的時間應該是宋朝後期,他對歷史並不是很瞭解,根本計算不出具體年份,只能根據一些社會的發展模糊地判斷一下。
只是這個世界真的有太多變化了,他當真沒法去以後世的標準去衡量了。許多東西出現的時間點也發生了紊亂,既然東方有穿越者,誰又能肯定西方沒有穿越者呢?
沈興淮感覺到了時間的緊迫感。
槍枝彈藥是進步了,可是這樣微小的進步,也許會有更加厲害的。有了報紙,可思想還沒有解放,中國一日沒有科學,沒有理性,思想的啟蒙該如何繼續。此時沈興淮當真希望多來一些穿越者。
佛朗基人進京也算是一個可以瞭解外界的契機,沈興淮一直苦於無法瞭解到外界的資訊,他希望藉此可以多知道一些外邊的情況。
佛朗基人入京那一日,滿京城的人都夾道相看,這可是真真實實的西洋景,佛朗基人長得人高馬大,模樣粗獷,大夥兒都稀奇不已。
&ldo;這洋人長得可真奇怪,那鬍子咋長這麼多……&rdo;
&ldo;頭髮顏色是黃的……&rdo;
&ldo;你以後要是再不乖,就把你送給洋人去,洋人吃人的。&rdo;
佛朗基人也看著稀奇呢,他們對東方充滿了好奇,傳說中東方遍地黃金,但他們到那個島上,並沒有發現多少金子。進了城門,便發現兩旁皆是人。
&ldo;噢,佐羅先生,你看這兒好多人!&rdo;
&ldo;他們都是來歡迎我們的嗎?&rdo;
一群佛朗基人也是激動不已,笑著朝兩邊揮手。
忽的發現那馬車不顛簸了,坐在裡頭平穩得很,便是好奇地張望著路面,那灰撲撲的路面令幾個洋人驚詫不已。
&ldo;噢,上帝,這是什麼地方,為什麼這麼平滑!&rdo;
&ldo;他們這裡的路可真好,我感覺很舒服,比之前的舒服多了!&rdo;
&ldo;他們是怎麼做到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