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耀輝是林頌北的發小,也是大院兒子弟,現如今在京都市市委宣傳部門工作。林頌北找他,是因為前些日子,京都市東城區文聯的辦公地遷移,空出來一座三進的四合院。知道李愷喜歡“收藏”老房子,林頌北就將這套四合院買了下來,等李愷進京學習時,有個落腳的地方。因為黎安若是“盛華”集團的股東之一,所以支取個幾十萬完全沒有問題,何況現在的京都四合院遠沒有高出天際的價格。
九十年代京都政府清售老宅子的事情不少見,當然,不是誰有錢就能買到的,畢竟是佔便宜的事情,沒點兒關係,只能看著眼饞。
所謂的佔便宜,不僅說的是價值,更因為絕大部分四合院都是被群居群佔,三進的院子裡起碼有二十來戶居民,而且裡面私搭亂建的現象層出不窮,乾淨利落又掌握在私人手裡的囫圇個兒四合院,鳳毛麟角,十分稀少。
這套四合院位於東城區的南鑼鼓巷,緊挨著北海,背後就是鼓樓和雍和宮,步行到王府井也不過二十多分鐘。原本是哪位“大家”的住宅已經無從考證,不過宅子的左鄰右舍皆是“名門”,不是某某的故居就是誰誰誰的行轅,鄰居是清末名王僧格林沁的“僧王府”。
宅子的使用面積在一千二百平米以上,正房、廂房、耳房、倒座房和後罩房加起來足有小三十個房間。因為這套宅子建國後就被收為國有,且一直作為政府某些部門的辦公使用,所以儲存的很完好,沒有破壞嚴重的地方。
儘管如此,林頌北還是決定儘快對房屋的細節進行修繕,四九城裡懂得明清建築的老人兒很多,老宅子也不少,方便“他山取材”,所以修繕不是難題,資金到位的話,工期也不會耽誤。
……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班長,村裡好多人也想著扣大棚,村長昨天問我願不願意帶帶大家。我尋思著都是鄉里鄉親的,還是要幫一把的。”劉會昌對李愷說。
“隨你啊,現在技術和經驗都是你的,你想幫就幫,想幫誰誰就幫誰。不過資金方面需要他們個人解決,你自己也要不斷擴大產量的,別緩過勁來就忘乎所以,沒原則的幫助別人,傻實在。”李愷禁不住教訓劉會昌。
這孩子有“傾家蕩產”幫助朋友的“陋習”。前生裡,劉鳳芝去世時李家因為李焱的病情拖累一貧如洗,而李愷的朋友們也都還在求學階段,靠的是家裡,沒有經濟自主權。唯一在鵬城電子廠打工的劉會昌,知道訊息後,借遍了廠裡的工友,匯過來四千三百塊錢,加上李愷自籌的,勉強“風光”的傳送了母親。
還有他那個老婆,就因為她是安城市易州縣人,倆人算是老鄉,又是電子廠的同事,劉會昌看她一個人還帶著個女孩兒,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實在是可憐,就傾盡全力的幫扶,還被同事們笑話他是“拉幫套”的。還好,最後不僅得了個老婆,還附贈了個聰明的大閨女。
不過禍福相依,後來廠裡有工人在宿舍板房裡違規使用電爐子,造成失火,為了救老婆孩子,劉會昌又被癱倒的房屋鋼架砸傷了腿。
這輩子好了,劉會昌不會再去鵬城打工了,家門口就把錢掙了,還不少掙,那些倒黴事兒不會和他沾邊了。
當然,和昌嫂也就無緣了。
“我知道的,放心吧,我還欠著你的賬呢。”劉會昌爽快的答應著,不忘調侃一下。
“你……”李愷被這話噎的夠嗆,“不和你聊天了,折壽。我給伯父和阿姨帶的營養品,你督促著二老吃,老人們總是捨不得,心疼錢。還錢的事兒以後再說,做你的債權人,我很有成就感。”
“嗯。”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劉會昌家現在扣著十幾個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