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認為書中字雖少,但是其蘊含學問卻如深海。” “兒臣笨拙,今生能把孝經知行合一,就足矣。” “好一個知行合一。” “你有這份堅韌毅力,父皇為你感到驕傲。” 秦皇嘴角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臉上神色頗為欣慰。 “兒臣慚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然兒臣卻雙腿體惰,讓父皇母妃擔憂,實乃兒臣不孝。” 秦恆雙目微紅,一臉慚愧。 “唉痴兒,人有禍福旦夕,人力不可定,此事不是你之過錯,不用感到內疚。” “只要你能一生平安,父皇與你母妃便已經心滿意足。” 秦皇一聲輕嘆,搖頭說道。 “兒臣明白。” 秦皇看氣氛有些沉悶,不由深吸一口氣,轉而問道。 “論國策可有讀出什麼?” “兒臣學識尚淺,只悟出,江山社稷,當以百姓為先,天下黎民為己任。” “治國須知,黎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好一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秦皇一臉驚讚,沒想到一些時日未見,這個兒子竟然給了他這麼大的驚喜。 要不是他親耳所聽,他真不敢相信這份學識見識,是出自一個少年之口。 “今日你真是令父皇刮目相看。” “父皇繆讚了,兒臣只是一些小兒之論。” 秦恆神色謙卑道。 “父皇再問你,當今帝王治國,有王道、霸道之分,你認為哪種道更適合治國?” 秦恆聽到此話,目露沉思,片刻後,他抬起頭來,搖頭道:“兒臣認為王道和霸道都不適合治國。” “哦,為何?” 秦皇一愣,疑惑問道。 “王道以人為本,以德服人。 “而霸道以權為本,以力服人。” “兒臣認為這兩種道都是極道,萬物講究陰陽,極道雖強,但不是最強。” “所以兒臣認為,治國須用帝道,兼併王、霸兩道,此乃最強。” “帝道…兼併兩道。” 秦皇一臉震驚地看著他,心裡巨浪滔天。 這番言論,恐怕就是那些當朝大臣,也不能這般答覆。 要知道,自古以來,一直都是圍繞著王、霸兩道爭論。 但是至今也沒人能夠說出兼併二道,於帝王之道治國。 他心中思緒豁然開朗,對於秦恆的才能,感到一絲驚歎。 學識不分年幼,只分先後。 “父皇,兒臣是否說錯了?” 秦恆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秦皇回過神來,目光復雜的看了過去。 “父皇沒有想到,你在治國之道上竟有如此見解。” “父皇過譽了,兒臣只是時間充足,多讀了一些聖人書罷了。” 秦恆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你倒是不驕不躁,謙虛有道。” 秦皇心裡有些欣慰,小小年紀就有這般心境。 不愧是他的血脈。 “你母妃昨日知道你要進宮,恐怕此刻已經等著急了,去看看你母妃吧。” 秦皇心裡突然感覺到一股淡淡的失落,兒子太優秀也不好。 “諾。” “那兒臣就先退下了,父皇要好好保重龍體,不要太過勞累。” “嗯,父皇知道,你去吧。” 秦皇嘴角含笑,點頭應了下來。 秦恆目光不捨地看了他一眼,隨後轉動輪椅,準備離去。 身旁一名宦官見狀連忙走上前來推動輪椅。 “對了,你母后這些日子身體不適,就不用去探望了。” 身後突然響起秦皇的聲音。 秦恆目光一動,輕聲回道:“兒臣知道了。” 秦皇沒在言語,只是靜靜的看著他慢慢消失的身影。 “傳宗正秦旭進宮。” “今日之事,誰都不許外傳,違者車裂。” “諾。” 他冰冷的語氣,讓身旁的趙甘渾身打個冷顫。 秦賢宮。 “恆兒。” 秦恆剛走到殿內,一道聲音就從殿後傳來。 秦恆轉頭看去,母妃快步走了出來。 “母妃。” “恆兒,你怎麼瘦了這麼多?”劉虞鳳目泛紅,摸著他的臉龐一臉心疼。 “兒臣沒瘦,只是長高了,顯得有些消瘦。” “胡說,就是瘦了,等會走的時候多帶些補品,好好補補。” “母妃,你上次差人送的東西還有很多,兒臣都吃不下了。” “沒事,吃不下慢慢吃。” “嗯,好,一會兒臣走的時候帶上。”秦恆見狀只能無奈點了下頭。 “母妃,六皇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