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焉往?”
當時,俞蓮舟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他見那道人如此稱呼他。頓時大怒道:“汝系何人?無理如此!我觀汝,一掌必死。”
後來二人交手,蓮舟怒進步,連擁帶錘,但未近身,道人飛出十餘丈,於空落下與屹立無損。
俞蓮舟謂道人曰:“汝總用過功夫,不然敵我者鮮矣。”
道人曰:“汝與俞清慧,俞一誠相識否?”
蓮舟悚然曰:“此皆餘上祖之名也。原來是我祖師。”忙急跪見禮。
俞蓮舟至此得李道子【先天功】真傳。自此無敵,並得全體大用矣。
口訣如下:
無形無相,全體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
虎吼猿鳴,水清河靜,翻江翻海,儘性立命。
( 摘自宋遠橋記。此乃真實,非作者杜撰也。)
閒言表過,言歸正傳。
原本按照入門先後順序,張松溪是大師兄的。
但張松溪與張翠山年紀比宋遠橋二人還小。他們便推讓謙遜恭和的宋遠橋,做了大師兄,俞蓮舟為二師兄,俞岱巖也比張松溪,張翠山二人年紀大一些。便當仁不讓的成了三師兄。張松溪屈居第四,張翠山變成了老五。
而在這個時候,七俠莫聲谷還沒有上山拜師學藝。
張三丰帶著張松溪與殷梨亭,(不過,現在他叫殷小毛。)來到了九龍山後面一座險峻的山峰間。
殷小毛剛一進入這座山峰之間,便見到,險峻的山崖峭壁間,有幾道身影在飛縱來去。只看得他眼花繚亂,目眩神迷。
也在這一刻,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刻苦的練好功夫,不負師父的期望。
張松溪大聲喊道:“大哥,二哥,三哥,五弟,師父回來啦!”
就在他話音剛落。三道人影便不分先後的落到了他們身邊。第四個來的也不慢。只比他們慢了那麼一瞬間。
那四人來到張三丰身邊,一起躬身行禮:“不肖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嚴,張翠山見過師父。見過師弟(師兄)。”
張三丰點點頭。目光滿意的掃過四個徒兒,微笑的道:“遠橋,蓮舟,岱嚴,翠山,你們很不錯。為師即使不在山上,你們自己也如此爭氣。讓師父十分欣慰。”
他轉身伸手牽過身邊跟著的小徒弟,殷小毛,微笑道:“遠橋,這個是你們剛剛入門的小師弟。他姓殷,小名叫小毛。你們以後要好好照顧這個小師弟。但他的名字和你們幾兄弟不符合。也不夠大氣。待為師給他重新想個名字。”
五弟子張翠山,和殷小毛年紀相若。輕功劍法也是得到了張三丰真傳。他微笑道:“師父,弟子們的名字都是有出處的。而且連起來還比較押韻。徒兒記得。當初師父為我們兄弟取名之時,曾經做過一首詩。詩曰:
遠橋之下泛蓮舟,
岱岩石山溪松流。
萬仞翠山梨亭在,
莫問深谷空悠悠。
師父,如今,遠橋,蓮舟,岱巖,溪松,翠山,都有了。獨缺梨亭和深谷。依徒兒愚見,就給六弟取名為梨亭可好?下次師傅再收個小師弟。乾脆給他取名叫深谷。這首詩就湊的齊整了。”
宋遠橋諸弟子一起鼓掌讚道:“五弟果然文武全才,聰明機靈,一下子就給六弟想了個好名字。師父,六弟就叫這個名字吧?”
張三丰微微沉吟了一下。用手捋著鬍子,在原地轉了三圈。微微搖頭道:“不妥不妥。小毛一直命運多舛,受盡苦難。得給他想個好名字。嗯?叫什麼好呢?梨亭?嗯,梅具四德。初生之時,謂之元;發芽之時,謂之亨;開花之時,謂之利;果熟之時,謂之貞。好!就給他取名叫利亨。也取【易經】中元亨利貞之意。但願這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