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臉的懊惱。他咬著牙繼續看下去,慢慢地臉色漸漸的好@ 轉起來,“……不過呢,胳膊肘是要往裡彎的。既然那個劉家小姐得罪過你,我一定幫你出口氣,攪了這門親事。……”信中還給華玉分配了幾項重要任務,要他務必完成。
華玉看完信後,立即按寶寶信中所說計劃,找到爺爺,與其商議如何行事。華太師聽完華玉的建議,不由的大喜過望,“如此好的計劃安排出自誰手?按此行事劉家與瑞王的親事必定不成。”
華玉笑曰,“這樣好的計劃自然是出自我家先生之手。”
華玉拜師時,寶寶與他有言在先,“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別人能教你的,你去跟別人學。我只教你別人無法教你的一些東西。”
寶寶還告訴華玉,“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其實,說白了,就是寶寶不打算像教哥哥寶茗那樣去教華玉。因為寶寶的時間很寶貴,她要忙著賺錢!經營防身網路。)
當初華玉一回到京洲,馬上向爺爺和父親請求,馬上為自己請老師,教授自己琴棋書畫等學識。華玉還表示,以後自己每年都要單獨去洛城住上一段時日,跟隨師長學習知識。
華太師起初一聽完華玉所言,即表示不同意。宣威候華秋崗倒是表示可以接受華玉的要求。華太后知曉後,也表示不能同意華玉離家外出求學。他們一方面是怕這個華家五代單傳的寶貝疙瘩,離家外出會再遇見什麼不測;另一方面則是對那個什麼稻鈑先生聞所未聞,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老師,居然要華家的寶貝疙瘩遠離京洲去他門下求學。
華玉沒有像從前那樣,達不成目的就又哭又鬧的撒潑,他只是認認真真地將寶寶與自己講述的《紈絝恨》和《八旗子弟》的故事原原本本的複述了一遍給姑奶奶、爺爺和父親聽,最後他還把寶寶留給自己思考的幾道題目也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
華太后、華太師和宣威候華秋崗聽了華玉的講述,沉思了很久很久。經過華太后、華太師和華秋崗三人的反覆考慮,商議,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同意華玉每年離開京州到洛城,跟隨稻鈑先生求學,只是沿途之中必須有專人護送,至安全地帶。保證不干涉華玉從師求學,不妨礙華玉求學。保證不打擾華玉師門,為難其師長。”
華玉將寶寶每次佈置的作業,都認認真真地完成。而後將作業和自己學習中遇到的疑慮寫在書信上,交予來人帶回洛城,交予寶寶。寶寶則會在下封回信中給予解答,並佈置新的作業。
華玉經常將自己從寶寶處學到的新知識說與姑奶奶、爺爺知曉(華玉的父親已回西部邊城駐地)。華太后和華太師看著華玉的才智學識一日千里,與日俱增,人也越來越明理懂事,心裡俱對華玉的師長稻鈑先生敬佩不已,“能使華玉服輸低頭臣服,這個先生真不簡單!”
短短的時日裡,往昔那個京洲城裡頑皮惡劣之極的小霸王,在寶寶的教誨下,逐漸成為一個篤實好學,學而不厭,博文約禮之少年。如今華玉走至京洲街頭,再無人會當他如瘟神一般避而遠之。
華家上下一干人等,也越來越喜歡自家這個懂事的小少爺。華太師提起這個心肝寶貝疙瘩,更是笑的合不攏嘴巴。宮裡的華太后更是天天盼著華玉進宮,為她講述新奇事兒。一句話,今日的華玉,再不是以往人見人厭的討厭鬼了。
依在椅背上,華玉的腦海裡時時呈現出寶寶那清脆悅耳的聲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華玉,你想做什麼樣的人?”
“我要作人傑!”華玉不由的喊出聲來。這一聲喊叫,讓華玉清醒過來,他狠狠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一下,“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