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田野上,隨處可見拉犁耕地的百姓。
用牛的人家少,大多是一人或兩人合力拉韁繩。累的滿頭大汗。
滴滴汗水劃過臉頰滴入田地,更深刻體現了糧食的珍貴。
哞~
老黃牛套著犁架緩慢前行,叫聲都透著疲憊。但仍隨著主人牽動鼻環的指示,邁動前蹄勞作。
怪不得常比喻勤勞的人為老黃牛,任勞任怨,由來於此。
婦人們在耕好的田地上劃攏彎腰播種,也有懂事的孩子跟在娘身邊幫忙。
小小人兒抱著個缺了口的大碗,很是認真。
“二丫,剩下的娘跟你弟弟來種,你回家做飯去吧,就貼點粗麵餅子就行,中午咱們就在地頭對付兩口。”
“嗯。”小丫頭聽話的點點頭,把碗遞給娘,回家做飯去了。
六歲的小短腿倒騰的飛快,頭上枯黃的兩個小啾啾一晃一跳很是可愛。
中午豔陽高照,身著粗布麻衣的老漢仍沒有要休息的打算,彎腰駝背繼續賣力勞作。
茫茫田野間,農人麻衣破舊多有補丁,黝黑粗糙的臉上滿是疲憊滄桑,映照著底層百姓的辛勞與不易。
天下初定,各地大力發展農業,鼓勵開荒,百姓雖苦,但好歹有了口喘息機會。
不再逃亡奔波,朝不保夕。
桃源村。
孟氏族人也在揮汗如雨耕種,重新犁自家的地,各個幹勁十足。
“燕州那麼差的土地都被咱們養的增了收成,咱們這杏花村的地也是越養越肥沃,今年的收成還能再提一提。”
“那必須的!”
“趕緊耕種,三郎的作坊正蓋呢,種完咱們也能去競爭上崗。”
族人們邊幹活邊跟相鄰的族人聊天,競爭上崗的詞也是現學現用。
矮子堆裡拔大個,人東家不得好好挑一挑?他們很理解。
“咱們族裡的日子被三郎帶動的越來越好,一家兩個工人,一兩多呢!”
“五叔家三個,偶爾的福利都不少嘞!”
“那趕緊幹,爭取被選上。”族裡家家都有工人,要是哪家一個都沒選上,丟人嘞!
“爹!娘!”
“爺爺,奶奶。”
“我們來幫忙啦!”
正當族人乾的熱火朝天,聊的鬥勁十足時,田地邊跑來一群烏怏怏的孩子。
從五六歲到十五歲,做父母的一時看的眼暈,還是孩子們各找爹孃痛快利落。
“你們怎的也來地裡了?不讀書了?”
“是不是淘氣惹夫子罰了?”
“快說!是不是你們太笨惹三郎生氣了。”
讀書的時間沒讀書,做長輩的就認為孩子們不聽話,挨罰了。
那必須得揍一頓啊!
看著爹孃欲脫下的鞋底,有機靈的孩子趕忙解釋。
“君子動口不動手!冷靜!”
“是三哥說就算讀書也不能四體不勤,不能理所當然享受家人供養,特意放假七日,要我們切身體會勞作的光榮。”
“哦,那沒事了。”漢子們淡定的放下鞋底,鬆了口氣。
三郎說的肯定是對的!
“那你們就趕緊麻利幹活,不許偷懶!”
“知道啦!”孩子們摩拳擦掌,擼起袖子就是埋頭苦幹。
“咱們也加緊幹,爭取今年能買上頭大黃牛,上了年紀,我這老腰有些受不住。”
“幹!買牛!”
為了大黃牛,族人們乾的更賣力了。
給學生們放了假,孟鈺悠哉悠哉從族學往家走。
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孟鈺